平屋面的找坡形式对防水的影响于哲谭武【摘要】现代建筑为提高实用性,方便上人及设备的摆放安装,大多做成平屋面的形式。但平屋面为了及时排除屋面雨水,保证屋面不积水,也必须设置一定的坡度。本文旨在分析平屋面不同找坡形式对屋面防水效果的影响。【关键词】建筑找坡、结构找坡、“皮肤式”防水理念、细石混凝土保护兼找坡层。一、屋面找坡的意义和找坡形式建筑平屋面为了及时排除雨水,达到屋面不积水的目的,需要进行找坡设计。平屋面找坡分为建筑找坡和结构找坡两种形式。建筑找坡也叫材料找坡,是在建筑结构屋面板完成之后,再通过建筑材料面层砌筑的厚度不同来形成坡度(图1)。建筑找坡的坡度一般为2%。图1建筑找坡构造结构找坡又叫搁置坡度,是将屋面板搁置在顶部倾斜的梁上或墙上形成屋面排水坡度的方法(图2)。结构找坡不需要再在屋面上设置找坡层,结构找坡的坡度一般不小于3%。一般的结构找坡屋面板厚度一致,但住宅如果采用这种结构找坡方式,顶层住户的天花板就要进行吊顶处理,所以后来住宅又出现了一种“底平上坡”的找坡方式,即通过屋面板厚度的变化来形成坡度(图3)。图2结构找坡构造(板厚相同)图3结构找坡构造(底平上坡)二、建筑找坡和结构找坡的优缺点对比建筑找坡和结构找坡均有多种形式,在这里就拿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找坡方式(图1)和结构找坡方式(图2)进行优缺点的对比。找坡方式优点缺点建筑找坡顶层住户天花板是水平的,不需要再做吊顶处理。1、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有其它层次和空隙,容易窜水、蓄水,防水不可靠;2、找坡材料吸水性较强,一旦上部防水层受到破坏,找平层会大量吸水,影响防水效果,增加屋面荷载;3、屋面构造层次较多。结构找坡1、防水层直接与结构层粘结,之间没有空隙和其它层次,消除了窜水通道和蓄水层,实现了皮肤式防水,防水更可靠;2、避免了找坡层吸水的问题;3、屋面构造层次较少。顶层住户天花板不是水平的,需要再做吊顶处理。根据以上的对比可知,结构找坡屋面系统的防水效果要优于建筑找坡屋面系统。三、不同建筑找坡做法的优缺点对比建筑找坡的做法有多种,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两种,一种是采用轻集料在屋面结构板上找坡(图1),另一种是通过上部的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做找坡(图4)。在这里就拿这两种做法进行其优缺点的对比。图4通过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找坡的构造找坡方式优点缺点轻集料混凝1、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有其它层次土找坡面积大,排水坡长较长的屋面采用此种方式,荷载较小。和空隙,容易窜水、蓄水,防水不可靠;2、找坡材料吸水性较强,一旦上部防水层受到破坏,找平层会大量吸水,影响防水效果,增加屋面荷载;3、屋面构造层次较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坡1、防水层直接与结构层粘结,之间没有空隙和其它层次,消除了窜水通道和蓄水层,实现了皮肤式防水,防水更可靠;2、避免了找坡层吸水的问题;3、屋面构造层次较少。面积大,排水坡长较长的屋面采用此种方式,荷载较大。根据以上的对比可知,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坡的屋面系统防水效果要优于轻集料混凝土找坡的屋面系统。以上两种形式荷载的大小与坡长有关,下面就两种做法的荷载进行进行一个简单测算。根据测算可知,两种设计做法在屋面坡长为11m时,荷载几乎一样,坡长小于11m时,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坡的做法荷载较小,坡长大于11m时,轻集料找坡的做法荷载较大,而一般住宅的屋面坡长均小于11m,所以采用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坡的做法对住宅屋面的荷载一般没有影响。轻集料找坡容重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兼找坡容重1.40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4kN/m³1.最薄处40厚细石混凝土找坡兼保护层24kN/m³2.保温层2.保温层3.防水层3.防水层4.2020:2.5水泥砂浆找平层2020/m³4.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随打随抹平5.水泥膨胀珍珠岩找坡2%,最薄40厚15kN/m³6.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随打随抹平以坡长11m,坡度要求2%的矩形规则屋面进行分析,最厚与最薄处高差为22020,不同层次的荷载分析如下:1、轻集料找坡做法最高处荷载组成为:40厚细石混凝土+2020泥砂浆+260厚水泥膨胀珍珠岩,荷载为24*0.04+2020.02+15*0.26=5.26kN/㎡;2、轻集料找坡做法最低处荷载组成为:40厚细石混凝土+2020泥砂浆+40厚水泥膨胀珍珠岩,荷载为24*0.04+2020.02+15*0.04=1.96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