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建立原则及措施_建筑工程管理论文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田水利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但是,近年来,由于政策体系、管理机制、组织方式、参与内容的变化,使得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总体呈下滑状态,严重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顺利的发展。因此,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势在必行关键词: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原则,措施Abstract:agricultureisthefoundationofthedevelopmentofnationaleconomy,andirrigationandwaterconservancyconstructionisimprovingtheagriculturalcomprehensiveproductioncapacityofthefoundation.But,inrecentyears,duetothepolicysystem,managementsystem,organizationmode,participateincontentchange,makeirrigationandwaterconservancyconstructioninvestmentgenerallybeendecliningstate,whichseriouslyrestrictthecomprehensiveagriculturalproductionabilitytheenhancement,theimpactof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ofsmoothly.Therefore,establishingthenewmechanismofirrigationandwaterconservancyconstructionisimperativeKeywords:irrigationandwaterconservancyconstruction,thenewapproach,principle,measures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尽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必要性农田水利建设是以改善人们生存条件、农业生产条件为目的,以治水为中心的国土综合整治活动。现代新型农田水利是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经济体制转轨的要求,通过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运用综合手段,使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历史性飞跃。我国现有农田水利骨干工程大都建于20世纪50至70年代,相当一部分已达到规定使用年限,老化失修严重,效益衰减,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不完善,配套率低,欠账较多,对现有灌区全面进行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的任务十分艰巨。尽快建立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新办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积极稳妥地做好这项工作;认真组织试点,深入调查研究,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加强配合,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新时期农田水利建设迈上新台阶。二、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面临的问题1、“一事一议”操作难度大“一事一议”是农村税费改革后,进行农田水利等村内公益性事业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一事一议”缺乏规范的操作性程序和管理办法,绝大部分项目因缺乏引导资金,事难议、议难决、决难成,效果不理想。2、管理体制落后,水利发展动力不足从近年来改革的实践看,以公益性为主的灌排沟渠、渠首建筑物、桥梁等,一般无人承包经营,使得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逐渐丧失原有功能,水利发展动力严重不足。即使改制了,也存在经营短期化,不投资维修养护等问题。3、资金投入不足,农民群众参与积极不高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农田水利建设管理更加困难:农民投资能力小,地方财力有限,因为农业比较效益低,风险大,回报少,社会融资困难。农民对水费承受能力低,水管单位不能保证工程设施正常维护,使得农民群众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开展难度大。4、农田水利设施生存难度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活和工业生产用水挤占农业用水,建设占地占用灌排设施的现象日益增多,给农田水利建设带来较大负面影响。5、法律体系不完善,执法规范程度低虽然我国已颁布了《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一系列的国家法律,但是各级地方政府没有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出台法律法规,使得水执法无法可依违法行为得不到合理严格处罚三、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应遵循的原则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在防止水对人的伤害的同时,防止人对水的伤害,当前主要是防止人对水的伤害。不仅要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更要注重水资源的节约保护;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要注重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改变一味“深挖沟、高筑堤”、人与水争地的做法,给水以出路;改变竭泽而渔、不加节制地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做法,还水于生态;改变饮鸩止渴、随意排放污水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