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晩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黄华(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中医院放射科湖北荆州434200)【摘要】目的:探究CT和MRI联合检查在晚期子宫内膜癌术前分期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肿瘤科收治的5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做临床病理诊断后,再做CT和MRI检查。经由木院专家教授判断CT、MRI以及联合诊断效果。结果:CT检查准确率为64%,MRI检查准确率为78%,联合检查准确率为84%oCT与MRI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联合检查准确率要高于CT检查和MRI检查,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结论:CT联合MRI在检查晚期子宫内膜癌分期的准确性方面要明显高于单纯使用CT或者MRI检查,联合使用能够在临床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及时为患者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关键词】影像学检查;晚期子宫内膜癌;CT;MRI【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115-02子宫内膜癌的患病几率较一般妇科癌症较低,所以临床中容易漏诊、误诊,并且对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及预后还需要根据癌症分期来制定具体治疗方法。子宫内膜癌III期患者在3年内牛存率为52%,而IV期患者在3年内生存率为19.23%[l-2]o所以,在诊断时便将子宫内膜癌分期情况明确,这对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的帮助。木次研究针对5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诊断研究,分析各种诊断方法对术前分期情况的准确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肿瘤科收治的50例晚期子宫内膜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例证实为晚期了宫内膜癌患者。年龄30〜58岁,平均年龄(40.12±5.22)岁。临床表现症状为:阴道流血12例,阴道排液增多8例,下腹疼痛17例,包块13例。所有患者术前经CT和MRI检查,确诊为子宫内膜癌晚期。1.2方法CT检查方法本次研究选用我院西门子螺旋CT机平扫检查。采用横断层面或冠状层面进行扫描,层厚设定3〜10mm,层距5〜10mm,层与层无缝隙间隔,设定扫描管电压120kV〜140kV,扫描时间为0.5〜0.6s。如小病灶平扫效果不理想患者,采用薄层扫描,扫描层厚为1mm。MRI检查方法患者做MRI检查前4・6小吋禁食,并保证检查吋膀胱充盈。平扫检查采用横断面大视野,对盆腔、腹部成像较为清处,容易观察淋巴结或骨髓的改变。部分小病灶患者可使用高分辨横断面和矢状面自旋冋波,能够清楚观察盆部大体面积。此方法可用于鉴别IA和IB期,对比程度较大,扫描时间控制在5mm左右。所有患者均采用两种检查方法诊断。1.3评价标准有本院资深教授评价对研究内患者的CT、MRI检查影片,以及评价CT和MRI联合检查,并与临床病理诊断进行对照分析,最终得出诊断数据。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准确率二准确例数/总例数,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CT表现及检查结果所有患者CT表现分为三类:第一,25例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平均大小为6.5cm×7.5cmo第二,20例子宫内膜有增厚表现,平均厚度为(13.60±1.24)mm。第三,5例患者腔内出现明显的乳头状或息肉样突起,并伴有流血症状。与临床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CT检查结果准确为32例,占比64%,其中有6例分析不够准确,占比12%,2例被过度判断,占比4%oMRI表现及检查结果经MRI检查后,24例子宫体积明显增大,平均大小为6.5cm×7.5cmo20例子宫内膜有增厚表现,平均厚度为(13.60±1.24)mm。2例患者腔内出现明显的乳头状或息肉样突起,并伴有流血症状。腔内呈结节状为4例。与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相比,39例诊断相符,占比78%,6例过度判断或判断不足,占比12%,5例分期被低估,占比10%。CT和MRI联合检查结果所有患者经CT和MRI联合检查判断结果准确为42例,占比84%,6例分期被低估,占比12%,2例被过度估计,占比4%o见图1。图ICT、MRI检查结果显示图CT、MRI和CT联合MRI检查结果对比CT检查准确率为64%,MRI检查准确率为78%,联合检查准确率为84%。CT与MRI检查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准确率要高于CT检查和MRI检查,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V0.05)。3.讨论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