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针刺及中药治疗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临床观杨虎成卜文红张国梅[摘要]目的观察穴位针刺及中药治疗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就诊(发病10〜90d)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共有肢体数120),采用穴位针刺及中药治疗治疗;对照组30例(共有肢体数120),采用单纯用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0.0%,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O1)。治疗组经治疗后肌力得分提高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采用穴位针刺及中药治疗比单纯用药的治疗方法疗效好,能提高愈显率。[关键词】针刺格林-巴利综合征中药DOI:10.3760/cma.j.issn.1672-7088.2014.15.73作者单位:杨虎成,262518,山东青州市,青州市黄楼卫生院;卜文红,262500,山东青州市,山东省青州荣年医院;张国梅,370700,山东潍坊市,临朐县朐山医院。[作者简介】杨虎成(1975—),男,青州市黄楼卫生院主治医师;卜文红(1968—),女,山东省青州荣军医院主管护师;张国梅(1970—),女,临朐县朐山医院主治医师。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是一种脊祌经和周围祌经的脱髓鞘疾病,也是周围祌经呈斑块状损害的免疫性疾病。在控制疾病的症状发展以后,改善肌肉萎缩和提高肌力是降低GBS致残率,提高该病治愈率的有效方法。自2010年以来,我们应用针刺结合用药治疗GBS30例,并与单纯药物治疗30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为南京脑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经木院祌经内科确诊。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14〜67岁。患者己接受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砬用、及补充B族维生素等疗法,效果不理想。多伴有四肢无力、肌张力低下等脊神经根损害体征和眼肌障碍等颅神经体征。将60例GBS(恢复期)患者(共冇肢体数240)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1.2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的诊断标准。患者系本医院神经内科确诊,并排除急性脊髓炎、低血钾性麻痹、周围神经炎、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癔病性瘫痪、脊髓灰质炎等。2治疗方法2.1治疗组穴位针刺主要选择手足阳明穴和华佗夹脊穴,苏他穴位按照患者表现选择,上肢瘫痪的患者针刺肩ffl、曲池、臂臑、合谷、外关、手三里穴;下肢受累者选取髀关、血海、足三里、丰隆、梁丘、伏兔、解溪、三阴交穴;湿热壅滞者加脾俞、大椎、阴陵泉穴;气阴两虚者加三阴交、肾俞、气海穴;肝肾亏损这加肝俞、太溪、肾俞穴,呼吸困难者加肺俞、膻中穴;吞咽困难者加承浆、廉泉穴;小便困难者加膀胱俞、关元穴。中药组方:山茱萸15g,泽泻13g,炙甘草12g,炒杜仲15g,山药20g,茯苓20g,熟地20g,白芍15g,川芎15g,丹皮10g,当归15g,炒白术13g,人参13g。此外,根据患者病情配合使用激素、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及补充B族维生素等疗法。2.2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使用激素、人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及补充B族维生素等疗法。两组患者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2.3观察指标肌力评分[2]按国际标准分为6级,肌力0〜V级评分为0〜5分;肌力介于两级中间为下一级加0.5分,偏向于上一级加0.75分,偏向下一级加0.25分。3治疗效果3.1疗效标准[3]治愈呼吸肌瘫痪恢复,四肢肌力恢复达IV级以上。出院前进行疗效评价。显效呼吸肌瘫痪明显恢复,四肢肌力达IV级。进步呼吸肌瘫痪有一定程度恢复,四肢肌力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前后呼吸肌、四肢肌力皆无变化。3.2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及构成比(%)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对后期疗效及两样本率的比较米用卡方检验。3.3治疗结果3.3.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愈显率为80.0%,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治疗组愈显率优于对照组。3.3.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力比较由表2可见,两组患者治疗前上肢和下肢肌力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和下肢肌力得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