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例晚期浸润型胸腺瘤常规加二维适形放射治疗分析[摘耍]冃的:探讨晚期不能手术浸润型胸腺瘤常规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方法:12例均为无法切除晚期胸腺瘤,采用常规加三维立体适形放射治疗技术。常规放疗采用6MVX前后野对穿照射瘤体,前后野剂量比为2:1,射野包括瘤体外1〜2cm,2Gy/次,1次/d,5次/周,DT20Gy吋复查胸部CT,根据肿瘤缩小情况对照射野的大小作适当调整,总剂量DT32〜36Gy。改为三维适形放疗,用6MVX线设一个等中心3〜5个照射野,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进行优化。单次周边剂量为2Gy,1次/d,5次/周,放疗剂量DT30-36Gy,使总剂量达到DT66〜70Gy,42〜50d内完成。结果:无法手术切除的浸润型胸腺瘤,经常规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肿瘤可得到控制,5年生存率可提高到66.7%。[关键词]胸腺瘤;常规;三维适形放疗;生存率[中图分类号]R736.3E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11(c)-123-02外科手术是胸腺瘤治疗的首选方法,I期非浸润型胸腺瘤术后不盂放疗,II期术后常规放疗,对晚期浸润型胸腺瘤(III、IV期)不能切除的,以放疗为主要治疗方法。笔者1998年5月〜2005年6月共治疗12例晚期不能手术的浸润型胸腺瘤,采用常规加三维适形放疗,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患者中男7例,女5例,年龄36〜66岁,所有病例均经X线、CT或MRI检查。病变均位于前上纵隔,6例有明显上腔静脉压迫症状,其中1例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经病理活检确诊,5例开胸探查,1例减瘤术,5例活检后确诊,其余经胸腔镜病理活检确诊,全组只有1例重症肌无力症状。混合细胞型7例,上皮细胞型3例,淋巴细胞型2例,见表1。1.2治疗方法12例患者均为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浸润型胸腺瘤,首次放疗,常规放疗采用6MVX前后野对穿照射瘤体,前后野剂量比为2:1,射野包括瘤体外1〜2cm(包括胸腺肿瘤和可能被浸润的组织或器官),有心包受侵者包括全纵隔、全心包放疗,2Gy/次,1次/d,5次/周,肿瘤剂量DT20Gy吋复查胸部CT根据肿瘤缩小情况,对照射野的大小作适当调整,总剂量DT32〜36Gy,改为三维适形放疗,用6MVX线设一个等中心3〜5个照射野,CTV包括瘤床及周围组织、器官受侵部位,PTV为CTV外放1cm,要求95%的PTV达到处方剂最。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进行优化,单次周边剂量为2Gy,1次/d,5次/周,放疗剂量DT30〜36Gy,使总剂量达到DT66〜70Gy,42〜50d内完成。2结果放疗DT30GyCT显示肿块缩小9例,肿块无变化3例;放疗结束CT显示肿块明显缩小9例,肿块消失3例;1〜3个月后复杳,CT显示肿块明显缩小5例,基木消失7例,所有患者病变均得到控制,仅2例出现放射性肺炎,放疗剂量DT70Gy,经対症处理症状消失,其中1例48岁男性,肿块16cm,胸壁肿块伴有上腔静脉综合征,5年健在;另1例50岁男性,胸壁肿块人,肋骨受侵,肿块近16cm,3年死亡。随访至2010年5月,1例3年后死亡,2例4年后死亡,其余均健在,见表1,5年牛存率达到66.7%。3讨论胸腺瘤为胸部常见的纵隔肿瘤,发病率占所冇纵隔肿瘤的20%左右,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男、女发病率基本相同,通常在50〜60岁最常见。胸腺瘤牛长相对缓慢,30%〜40%病例无症状,多数呈膨胀性生长,冇时虽生长巨大,但仍冇完整包膜,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或仅冇纤维性粘连,这一类称为非浸润型胸腺瘤,或良性胸腺瘤,易被完整切除,不需常规术后放疗。部分胸腺瘤为40%〜60%,无完整包膜或无包膜,呈浸润性生长,侵犯包膜或包膜外周围脂肪组织和器官组织如胸膜、心包、肺、纵隔大血管和胸壁等,称为浸润型胸腺瘤也称为恶性胸腺瘤,IILIV期均为浸润型胸腺瘤。对于III、IV期巨人的肿瘤,手术难以达到预期疗效,III期胸腺瘤手术切除率仅为33%,而且手术后容易复发[1]。所以术后放疗对于晚期胸腺瘤有肯定的应用价值,不管肿瘤切除程序如何都应术后放疗。由于肿瘤周围有诸多重要器官,肿瘤体积大照射血积也较大,如行常规方法照射往往会引起邻近组织器官的放射性损伤。三维适形放疗由于定位精确,采用多角度照射,使靶区剂量分布均匀,而且高剂量区的分布与肿瘤的形状相适应,对周囤组织、器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如果肿瘤体积人同样给三维适形放疗的射野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对肿瘤偏大病例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