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管理制度Throughtheprocessagreementtoachieveaunifiedactionpolicyfordifferentpeople,soastocoordinateaction,reduceblindness,andmakethework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专业技术文件/Technicaldocumentation编号:管理制度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1目的为了规范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活动,明确辨识与评估危险源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控制原则、回顾、持续改进,以及建档监控,确保各类风险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各部门所有活动、产品、服务过程及工作环境中能够控制和必须施加影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与更新工作。3职责3.1生产技术处是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主管部门,负责指导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负责监督检查危险源控制措施的落实、考核,并按照要求将第2页/共32页专业技术文件/Technicaldocumentation编号:重大危险源向安监部门和相关部门备案。3.2各部门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的责任部门,负责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措施;负责对重要危险源和危险源的管理和控制。危险源辨识、作业风险评估结果向生产技术处报备。3.3生产技术处负责组织机械、电气、工艺、安全、消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风险评价、控制工作。3.4总经理批准重要危险源清单。4术语和定义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第3页/共32页专业技术文件/Technicaldocumentation编号:健康损害:可确定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5工作程序⒌1危险源辨识⒌⒈1危险源的分类⒌⒈⒈1物理性危险源溜滑或不平坦的场地;高空作业;高空物体坠落;作业空间不足;未考虑人的因素(例如工作场所设计未考虑人因);手工搬运;重复性工作;陷阱、缠绕、烧伤和其他因设备产生的危险源;第4页/共32页专业技术文件/Technicaldocumentation编号:在旅行时或作为行人,无论是在道路上还是在生产经营场所或位置的运输危险源(与运输工具的速度和外部特征以及道路环境相关联);火灾和爆炸(与易燃物质的数量和性质相关联);可造成伤害的能源,如电、噪音、振动等(与所涉及的能源的数量大小相关联);能快速释放并对身体造成伤害的储存能量(与能量的数量大小相关联);能导致上肢失调的频繁重复性任务(与任务的持续时间向关联);能导致体温过低或热应激的不适热环境;造成员工身体伤害的暴力(与施害的性质相关联);非电离辐射(如光、磁、无线电波等)。⒌⒈⒈2化学性危险源,因以下情况而危害健康或安全的物质:吸入烟雾、有害气体或尘粒;身体接触或被身体完全吸收的有害物质;第5页/共32页专业技术文件/Technicaldocumentation编号:过期食品或影响安全健康的食品;物料的储存所带来的危害。⒌⒈⒈3生物性危险源受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食品;处理皮革可能吸入的病毒、过敏源。⒌⒈⒈4社会心理危险源1、侥幸、冒险、麻痹2、精神状态不良3、工作量过度4、烦躁、5、恐吓等6、其他由工作场所外部因素引发的心理危险源。5.1.2辨识依据第6页/共32页专业技术文件/Technicaldocumentation编号:a)国家、省和当地政府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b)根据有关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及公司有关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5.1.3辨识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查询有关资料、面谈、集中讨论进行危险源辨识5.1.4辨识过程5.1.4.1对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培训;全体员工应参与危险源的识别,成立相应的危险源辨识工作小组:风险评价前,由生产技术处牵头组成风险评价小组,负责风险评价工作,小组成员由机械、电气、工艺、安全、消防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公司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