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视野下的金门文学2006年第2期(总第74期)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ZHOU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eien~)No.22oo6SerialNo.74闽南文化视野下的金门文学陈炜(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摘要:金门是海峡西岸的一个岛县.1992年解除"战地政务"后,金门县城文学有长足的发展.金门县有"写作协会"的团体;办有l=金门文艺)双月刊;已出版l=金门文学丛刊=}两辑计20种,另外还有个人创作的集子数十种.金门县城文学的研宛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关键词:海峡两岸;金门县;县城文学;闽南文化:6206.7文献标识码:A:1006-3321(2006)02-0010—06闽南文化的金门县金门历史上一直是福建省的一个行政区.同安建县之前,金门隶属于晋江;同安建县之后,金门隶属同安.1915年,从同安析出金门岛(俗称大金门),烈屿(俗称小金门)以及十余岛屿,设立金门县.原隶属金门县的大嶝岛,小嶝岛,1949年之后先后隶属南安县,同安县,现属厦门市翔安区.目前,金门县面积150.456平方公里,其中金门本岛134.25平方公里,烈屿l4.85平方公里,大小金门合计149.101平方公里∞.金门本岛中心位置为东经118.24度,北纬24.27度(烈屿位于金门本岛之西1.8公里).金门本岛西距厦门外港约1O公里(烈屿与大陆最近处约3公里),东距台湾约270余公里.金门本岛东西长2O公里,南北长l5.5公里,中部狭窄处仅3公里,太武山雄踞东部,海拔253米(龙海市又有南太武山,有别于金门的太武山).截至2005年6月30日,金门户籍登记的人口为6.7万人.金门的居民,绝大多数是不同的历史时期从闽南陆续迁徙过去的.金门的方言为闽南方言,音腔与厦门(同安,翔安)最接近.民居的建筑风格,百姓的民风民俗与闽南亦无太大的差别..因此,从地理位置,历史上的行政建置看,金门都在海峡西岸;就其人口,方言,建筑风格,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看,无疑也是属于海峡西岸闽南文化的范畴.在这个问题上,金门本地的居民也是这样看的.2005年9月8日《金门日报》副刊登载一文《台湾海峡的两边》(作者枢呆),该文说金门与台湾中间隔着一个台湾海峡,就地理位置说,台湾是海峡的一边,金门是海峡的另一边.这是事实,也是金门人的普遍看法.金门的文化,也是典型的闽南文化,无论是金门的官员或居民.也常引此为自豪.近年,祖国大陆大力发展海峡西岸经济,金门县重要官员也有"金厦圈"的提法,当地政府墙上悬挂的地图大多也是大厦金一体的地图;有的民众还说,金门就在海峡西岸,就其经济建设而盲,也当纳入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些见解,都值得赞赏.但是,从1949年至2001年,厦门,金门两岸"小三通"之前,金门与大陆阻隔半个世纪.在两收稿日期:2005一Il一13基金项目:福建省社科规划"十五"二期项目(2003B227).作者简介:陈炜(1972一)男,福建金门人.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生.?lO?岸阻隔的半个世纪期间,金门对台湾本岛来说,它是"前线".从1956年起,金门成立"战地政务委员会","防卫部司令官"兼任"政务会主任";1992年"战地政务"才宣布解除,也就是说,在近4O年的漫长岁月中,金门实行的是军事管制.即使是解除"战地政务",金门仍然是台湾的"离岛".金门县,1950年在籍人口是61146人,而1956年,减少到45347人④,最少的时候仅有4万人左右,民众与军人的比例大约是1:2至1:3之间.目前居住在台湾的金门人约3O万,3O万人中有一部分就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迁徙过去的.在长达半世纪的时间里,金门民众的心理与台湾民众肯定是不大一样的.值得高兴的是,2001年试行厦门与金门"小三通",金门与闽南的关系日益紧密.近五年来,通过厦门与金门两岸对开班船的渠道往来的人员已经超过100万人次,金门居民除了少部分老年人和小孩外,很少没有到过厦门和闽南各地的.金门人在厦门购买的房产,至2005年上半年已多达7000多套.随着旅游的开放,金门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金门县近年在经济,在保持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有金门户籍者可以直接通过"小三通"的渠道由金门乘船到厦门(台湾一般民众到大陆尚须绕道第三地),政治环境相对比较宽松,近年由台湾迁至金门的民众逐渐多了起来,户籍增加的速度快了.有一位叫张雨的作家,羡慕金门生态环境,从台湾移居金门,她的散文《木棉树下谈梦想说的是在总兵署木棉树下邂逅一位台湾小姐(文中称之为小念),十年前小念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