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备用题库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2016年1月21—25日的天气变化。完成下题。1.(2016浙江4月选考,24,2分)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C.雪过天晴,天气转好D.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答案D本题考查天气的影响因素。因为造成大气做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所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2.(2015浙江10月选考,2,2分)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B.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D.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答案C本题考查大气逆辐射知识。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如果是晴朗的夜晚,返回到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弱,地面辐射也减少,地面降温快,空气中的水汽以固体形式凝结,出现霜冻,C选项正确。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3.(2015四川文综,3,4分)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福建沿海B.黄海沿岸C.准噶尔盆地D.柴达木盆地答案D根据图读出柴达木盆地年平均雾日最少。故选D。4.(2015四川文综,4,4分)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答案D雾的形成条件主要是降温、增湿和凝结核,主要类型有辐射雾、平流雾等。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故选D。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完成下面两题。5.(2014山东文综,5,4分)造成该区域东西部积雪深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降雪量B.温度C.光照D.地形答案B读图中数据可知,该区域东、西降雪量差异不明显,排除A选项;题干信息“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排除C选项;该区域为长三角地区,东西部地形均为平原,排除D选项。总体上越近沿海,积雪越少,体现了冬季海洋温度较高,故选B项。6.(2014山东文综,6,4分)图中M地积雪深度低于周围地区,该地可能是()A.农田B.林地C.城区D.乡村答案CM地降雪量与周围地区相近,但积雪深度明显低于周围地区,推测其温度高于周围地区,最有可能为城区,故选C项。下图是2014年4月30日20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7.(2014江苏单科,5,2分)图中虚线范围内出现沙尘天气,其中最易发生沙尘暴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锋面天气特点。出现沙尘天气的区域内,乙地的等压线最为密集,风力最大,最易发生沙尘暴。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下图示意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完成下题。8.(2014安徽文综,33,4分)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Q4、Q1、Q3、Q2B.Q3、Q4、Q2、Q1C.Q3、Q1、Q2、Q4D.Q2、Q3、Q1、Q4答案C本题以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变化示意图来考查大气受热过程原理。海面热量低纬度地区盈余,中高纬度地区亏损,图中Q3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曲线,可排除选项A、D;海-气热传导的热量总值不大,故海-气热传导差额数值也较小,故Q4为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排除B选项,C项正确。读下图,回答下题。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9.(2014天津文综,3,4分)在上图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A.台北B.上海C.首尔D.北京答案D根据等压线图可以判断出5月6日14时:北京为东南风、首尔为西南风、上海为东南风、台北为东北风。5月7日2时:北京为东北风、首尔为偏南风、上海为东南风、台北为东北风。故选D。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下题。10.(2013浙江文综,1,4分)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本题通过气温垂直分布图考查逆温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只有①图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空气对流运动明显,因此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其他三幅图在近地面都有逆温层出现,大气稳定,不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拉萨河流域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