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理解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新常态,简单可理解为:这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如何理解和适应这种新常态?八个字:“”“”不拘常例、不违常情。所谓常例,被定“”义为长期存在于中国政商界的或明或暗的规则:“一年半多的时间过去,以前大家觉得是常例的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奢侈消费、公款旅游、迎来送往等,无不戴上紧箍咒,官员以前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再往下看,波澜壮阔的反腐长卷当中,常例的打破更让人印象深刻。当周永康和徐才厚这种级别的大老虎被拿下之时,大家在惊讶之余,应该能品味出其中的深意——20多年来,坊间流传的刑不上常委的所谓常例,在新一届领导集体眼中,这不过是个伪命题。在证据确凿的贪腐事实面前,无论是党内资历还是军功章,”都无法成为得以幸免的丹书铁券。“”至于常情,“”则归结于千百年来老百姓心中最朴素的常识、常情、常理:“回顾习近平总书记履新之后的第一次讲话就可以发现,讲话没有高大上的辞藻,通篇都是朴素的常情、常识、常理。让年轻人有工作、买得起房,让孩子上得起学,让老人看得起病,说的都是千百年来中国幼有所养,老有所依的朴素民本思想。以这种常情的思维去理解习近平的改革、反腐、外交等领域的思路,会发现这种新常态并不难理解,”而且会抱有一种理所应当的期待。“苟日新,”“”日日新。十八界四中全会选定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是常情;反四风反腐时重点打击官商勾结、利益输送,使经济秩序恢复正常和理性,是常情;文化、外交上,不再一味地唯西方马首是瞻,找到自己的话语体系和发展道路,也是常情。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一是中高速---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从发展速度层面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从过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不少国家的经济增速都是从8%以上的‘’高速挡直接切换到4%‘’左右的中速挡,而中国经济有望在7%—8%‘’的中高速挡运行一段时间。环顾世界,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换”挡现象:1950年—1972年,日本GDP年均增速为9.7%,1973年—1990年期间回落至4.26%,1991年—2012年期间更是降至0.86%;1961年—1996年期间,韩国GDP年均增速为8.02%,1997年—2012年期间仅为4.07%;1952年—1994年期间,我国台湾地区GDP年均增长8.62%,1995年—2013年期间下调至4.15%。不少国家的经济增速都是从8%‘’以上的高速挡直接切换到4%‘’左右的中速挡,而中国经济有望在7%—8%‘’的中高速挡运行一段时间,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各个经济单元能接续发力、绵延不绝,“导致发展能量巨大而持久。比如,当服务业在东部地区崛起时,退出的制造业不会消失,而是转移到西部地区,推动西部经济快速增长。二是优结构结构层面,新常态下,经济结构发生全面、深刻的变化,不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这一比例攀升至46.6%“。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已占GDP的80%以上,新常态下,我国服务业比重上升将是长期趋势。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从今年上半年数据看,最终消费对GDP增长贡献率达54.4%,投资为48.5%,出口则是负2.9%。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2011年末,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51.27%,数量首次超过农村人口。随着国家新型---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城镇化速度将不断加快,城乡二元结构逐渐打破。区域差距也将逐渐拉近。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GDP年均增长9.8%,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6%,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仅为7.4%和7.5%。在新常态下,这种情况将发生改变。瑞士信贷2011年发布的报告预测,未来5年内,中国的工资收入年均增速将达19%,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