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河口滩涂湿地的问题及其保护研究珠江河口滩涂湿地的问题及其保护研究崔伟中1,2(1.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1101;2.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州510611)摘要:珠江河口滩涂湿地是河口淤泥质淤长型湿地,它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点为河口生物资源多样性提供了生存和繁衍增殖的基础条件。随着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珠江河口滩涂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还面临各种不可忽视的危机和问题。现以珠江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视角研究珠江河口湿地保护的基本措施,建议加大依法保护河口滩涂湿地,科学利用滩涂湿地岸线,合理划分滩涂湿地的功能,动态研究河口湿地生态的发展,进一步保护河口湿地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使人与滩涂湿地和谐相处。关键词:珠江河口;滩涂湿地;问题;保护措施中图分类号:X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948(2004)01-026-05珠江河口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南部,河口东西向跨越150km,南北向纵深101km,水域面积4220km2,大陆岸线长450km,是中国七大江河流域河口之一。珠江河口三江汇流,八口入海,河网交错,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河口之一。珠江河口承泄珠江流域453690km2的来水来沙,在河流和海洋动力的长期作用下,泥沙不断落淤,逐渐发育演变成珠江河口滩涂湿地。珠江河口滩涂湿地是一个活跃的生态系统,它以其自身的生态优势维系大量的水生生物和植物的生存发育。随着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珠江河口滩涂湿地面临各种不可忽视的危机和问题,研究保护珠江河口滩涂湿地的基本措施,使人与滩涂湿地协调共存,对珠江河口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当重要。1自然概况1.1自然特征珠江河口地处南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22℃,年积温达6000℃以上,基本无霜。年日照时数平均为15554.2h[1],年平均降水量1826mm,降水多集中在4~9月。珠江河口属弱潮强径河口,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年平均潮差为0.86~1.69m,最大潮差为2.29~3.64m。珠江河口径流丰富,多年平均入海径流量为3260×108m3,多年平均输沙量8500×104t,其中有机质和胶体微粒达3060×104t[2],是珠江河口滩涂的主要物质来源。珠江河口滩涂湿地土壤多为水成盐渍沼泽土,具有如下特点:颗粒细,一般多为0.05~0.005mm的粉沙质淤泥或淤泥质粉沙;养分高,全氮含量为1.2~1.6g/kg,全磷为1.4~1.8g/kg,全钾为20~28g/kg,有机质含量为21~36g/kg,pH值在6.7~8.4之间;盐分低,属轻盐度,一般在2‰~4‰[3]。在这种河流和海洋、优越的气候条件和富饶的滩涂土壤条件组合下,珠江河口滩涂湿地成为珠江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2湿地类型与规模珠江河口滩涂湿地属河口淤泥质淤长型湿地,每年向海延伸约101m。据20世纪80年代初统计,浅于5m等深线的滩涂面积约38×104hm2,浅于3m等深线的滩涂面积约8.2×104hm2,浅于2m等深线的滩涂面积约4.3×104hm2[3]。1.3生态特点1.3.1生态环境脆弱珠江河口滩涂湿地处于海洋、淡水、陆地间的过渡区域,区域内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和人类开发活动的相互作用最活跃,是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域。珠江河口生态系统在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相互交错作用下,容易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干扰影响,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表现收稿日期:2003-07-01;修订日期:2003-11-05作者简介:崔伟中(1955-),男,广东省新会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环境保护方面的研究。E2mail:cuiwzh@https://www.sodocs.net/doc/795945280.html第2卷第1期2004年3月湿地科学WETLANDSCIENCEVol.2No.1Mar.,2004珠江河口滩涂湿地的问题及其保护研究崔伟中1,2(1.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1101;2.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广东广州510611)摘要:珠江河口滩涂湿地是河口淤泥质淤长型湿地,它的自然特性和生态特点为河口生物资源多样性提供了生存和繁衍增殖的基础条件。随着珠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珠江河口滩涂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还面临各种不可忽视的危机和问题。现以珠江流域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的视角研究珠江河口湿地保护的基本措施,建议加大依法保护河口滩涂湿地,科学利用滩涂湿地岸线,合理划分滩涂湿地的功能,动态研究河口湿地生态的发展,进一步保护河口湿地自然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使人与滩涂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