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

论苏轼诗词文比喻手法的特色[文献标识码]A[]1671-6639(2016)03-0054-04比喻是一种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的名称,在中国文学中,最早见于《诗经·大雅·抑》,其文曰:“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1]比喻手法的运用,起于何时,已难考证,但在《诗经》中,我们可找到许多运用比喻手法的例子,如:“白茅纯束,有女如玉。”[2]“有力如虎,执辔如组。”[3]这样的例子在《诗经》中不胜枚举。因此“比”这种文学技巧,被后人公认为《诗经》的主要艺术手法之一。应该说,在《诗经》的成书阶段,即春秋中期,比喻手法已被当时的文人熟练地运用和掌握了。《诗经》之后,东汉的郑玄在《周礼·春官宗伯·大师》中给“比兴”作注时引东汉郑众的话说:“比者,比方于物也;兴者,托事于物。”[4]所谓“比方于物”,即打比方,就是普通的比喻。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谈论“比”时说:“比之为物,取类不常,或喻于声,或方于貌,或拟于心,或譬于事。”[5]其中“喻于声”、“方于貌”,都是比较直接的相似,是具体对具体,很简单。而“拟于心”,“譬于事”则是从具体到抽象。刘勰对中国的“比喻理论”有所推进,能注意到这一方面的相似,很有意义,只是没有进一步探索本体与喻体如何相似。直至宋代,陈骙《文则》中的“十喻”,才有了更大的发展。陈氏将比喻分为十种,其中纯粹的比喻有五种:一是“直喻”,就是带比喻词的,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明喻。二是“简喻”是省略比喻词的,现在通称为暗喻。三是“对喻”,现代通称为“引喻”。四是“类喻”和“详喻”,应该都属于联合比喻,只是一个是并列的,一个是承接的。五是“博喻”,是一个本体多个喻体[6]。陈氏对比喻的十种分类虽然有一些不足,但仍然无损他在“比喻理论”上的贡献,除了其中非比喻成分,其它的分类在比喻的研究史上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具有发凡起例的重要作用。当代学者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专辟一节“譬喻”。陈先生说:“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现在一般称为比喻。”[7]随后,陈先生将“比喻”分为“明喻、隐喻、借喻”三类,用当代修辞学的方法,详加论述。陈先生关于“比喻”的阐释,代表了“比喻理论”的最新发展。综上所述,“比喻”这一修辞手法,在中国有很长的发展历史,对中国文学影响很大。从《诗经》以来,中国的文人学者在文学创作中都有意识地运用比喻手法。如:“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8]:“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9];“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发展到宋代,中国古代文学达到了巅峰,名家如林,名作如海,群星灿烂。而在众星之间,有一颗大星,光芒万丈,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这颗大星,就是一代文宗苏轼。这位文化巨人,在他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2700多首诗,300多首词,4800多篇文章。在苏轼的努力下,中国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他将许多艺术技巧信手拈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本文仅就苏轼对“比喻”技巧的运用,谈谈自己的看法。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里精辟地指出:“他(苏轼)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11]本文认为,苏诗文集中的“比喻”手法,有以下特点:一、擅长“以人喻物”苏轼目光辽阔,搜罗万象,他诗文中的比喻,无不新奇活泼、妥贴恰切。如:“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12];“微风万顷靴文细,断霞半空鱼尾赤”[13];“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14];“重重似画,曲曲如屏”[15];“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16];“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17]。这些诗词均以比喻入之,令人眼花缭乱,拜服倾倒。运用比喻手法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推陈出新,超越前人。传统诗词中多用物来比喻人,用人来喻物,并不多见,而苏轼却能将此法信手拈来。苏轼打破了历来诗词中比喻手法的传统窠臼,能够另辟蹊径,擅长“以人喻物”,这正是他对前人的一种突破和超越。如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18]。这首诗中,苏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文秘专家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1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