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一般方法【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摘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构)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Abstract:Thequalityoftheconcretequalityoftheproject,directlyrelatedtothestructuralsafetyofbuildings,reliability,durabilityandeconomy,relatedtothebroadmassesofthepeople"slivesandproperty.Thispaperdiscussesthequalitycontrolofconstructionworksinconcreteworks.KeyWords:construction;concreteworks;qualitycontrol:O213.1文献标识码:A: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构)筑物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耐久性和经济性,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第1页共9页重视,做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1、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水、细骨料、化学外加剂、矿物质混合材料,按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拌制,振捣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工石材。(1)水泥。水泥有多种品种、标号应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和实际使用部位的环境条件,选择适当的水泥品种和标号。高强混凝土应优先选择高标号水泥进行试配。(2)砂。细骨料砂,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其重点是含泥量和有害物质含量。这两项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用于拌制混凝土的细度模数应在3.7~1.6之间。结构用砂含泥量一般不应超过3%,有害物用质(云母、有机物、硫酸盐等)含量不应超过2%。(3)石子。粗骨料石子,应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及最大粒径。一般采用1cm~3cm的碎石,卵石一般能用于结构受力部位,严禁混有煅烧过的石灰石块或白云石块。(4)水。凡是不能饮用的水,应在水第2页共9页质化验和抗腐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拌制混凝土。污水、工业废水、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和硫酸盐含量超过水重1%的水,不能用于拌制混凝土。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用水,更要着重控制。(5)外加剂。首先,应检查外加剂生产厂家的生产许可证,质量保证料和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的性能试验报告。其次,在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前,应进行试配并进行试验检验,以复验混凝土外加剂与工程所有水泥是否相适应。2、混凝土的科学配制(1)配合比的换算。试验室所确定的配合比,各级骨料不含有超逊径颗粒,且以饱和面干状态。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颗粒,而且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2)配合比的调整。为保证混凝土和易度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试验室第3页共9页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易度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3)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要求。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3-5cm,钢筋率超过1%的钢筋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7-9cm,对于桥梁施工中的箱梁采用泵送施工,混凝土配制坍落度一般为10-14cm,凝固时间在4小时以上,强度为45Mpa的缓凝早强混凝土;灌注桩要求配制强度为35Mpa,凝结时间在10小时以上,坍落度一般为18-22cm的大坍落度超缓凝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使混凝土达到上述工程技术性能是困难的,为改善混凝土性能,提高混凝土强度,达到工程各部位对混凝土各种性能的要求,在混凝土中掺入不同类型的外加剂,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科学配制,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施工中效果明显。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第4页共9页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灌注桩用混凝土,按通常的配制方法,当水泥用量为420kg/m3(水灰比为0.56)时,混凝土的强度才能达到35Mpa,但由于坍落度(18-22cm)过大,均质性差,和易性不好,凝结时间也达不到缓凝10h,以上的超大型缓凝要求。在配制混凝土中掺入1%的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