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痛风患者“足部尿酸结晶抽吸”导致糖尿病足的护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云南昆明650032【摘要】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由于糖尿病患者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在不良外环境刺激下易导致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坏。通过对1例痛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因“足部尿酸结晶抽吸”导致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护理,对此护理措施和注意点进行阐述,为护士护理该类患者提供参考。【关键词】尿酸结晶抽吸糖尿病足护理【】R473【文献标识码】A【】2096-0867(2016)-05-593-01WHO将糖尿病足定义为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深层组织破环。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足部溃疡与坏疽,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随着糖尿病及痛风发病率不断上升,随之痛风并发糖尿病足的发病率也逐年提高。我科于2014年5月7日收治1例因“尿酸结晶抽吸”导致IIdeg;糖尿病足的老年患者,经及时治疗,综合护理8d后完全治愈出院。现将病例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5年前诊断为“2型糖尿病”,给予门冬胰岛素30针:早12U、晚12U餐前皮下注射,血糖控制在“空腹血糖6-7mmol/L,餐后血糖8-lOmmol/L”。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足部肿胀,在“中医诊所”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行“尿酸结晶抽吸”治疗后下肢疼痛无缓解,红肿、疼痛范围扩大至膝关节下,门诊以“糖尿病足”收入我科。患者痛风史10年,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0年,吸烟史40年,2005年因“摔伤致左股骨骨折”行“左股骨固定术”,其余无特殊。对患者全身评估:祌志清,对答切题,T:36.2°C,94次/min,R:20次/min,BP:117/79mmHg,身高:1.73m,体重:69kg,BMI:23.05kg/m2,腰围:95cm,臀围92cm,腰臀比:1.03。随机血糖7.7mmol/L;超敏C反应蛋白116.72mg/L;急诊血生化:钾3.37mmol/L,尿酸540.4;急诊血常规:闩细胞11.71,中性粒细胞百分数77.5%;糖化血红蛋白:6.7%。局部评估:左踝关节处可见4个抽吸针眼,左下肢凹陷性水肿,皮肤发红、皮温高,触痛明显,范围至膝关节处。2护理2.1血糖监测冇效控制血糖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遵嘱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h及睡前血糖,根据血糖值正确调整胰岛素剂量,并密切观察奋无低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监测,该患者的空腹血糖一直控制在6.0-7.9mmol/L。2.2饮食护理给予糖尿病饮食的同吋应给予痛风患者的低嘌呤饮食,并戒烟。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算出每日所需热量,在按等份热量进行转换,结合实物模型,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指导病人养成定吋、定量,细嚼慢咽的饮食习惯,三餐合理搭配,补足蛋白质、维生素,如瘦肉、鸡蛋、鱼、豆浆、绿叶蔬菜。食物中糖类占饮食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含量不超过15%,脂肪占30%[2】。严格限制各种甜食,多食纤维素含量高的食物。痛风病人总的饮食原则:“一限三低”即限制嘌呤、低热量、低脂肪、低蛋白质饮食。限制嘌呤饮食,多饮水,减少外源性核蛋白,降低血清尿酸水平并增加尿酸的排出,防止痛风的急性发作。2.3用药护理抗感染和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在糖尿病足并感染的治疗中冇非常重要的地位,常用的药物有青霉素类、前列地尔。该患者用氟氯西林抗感染治疗6d;灯盏花素、前列地尔针改善微循环7d;考虑痛风急性发作期,暂不予降尿酸治疗,于第二日给予依托考昔60mg(QD),于第五日给予碳酸氢钠lg(Tid);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用药效果。2.4伤口局部护理给予25%硫酸镁热湿敷(避开针眼处),每日两次,每次15-20分钟。每曰检查足部,经常检查足背动脉的搏动、弹性情况,观察皮肤色泽、温度及水肿的情况,注意趾甲是否过长过厚、是否有颜色变化。修剪趾甲应在洗脚过后进行,这样先使趾甲软化以避免趾甲劈裂。加强局部皮肤护理,保持足部清洁,每日按摩足部数次,动作轻柔,皮肤瘙痒时,切勿用手搔抓。每天用37〜39°C为宜的温水洗脚,有利于血液循环,水温不能太高,以免烫伤[3]。痛风急性发作期间,患者应卧床休息,足部制动并抬高30deg;,用棉被或枕头抬高,减少对足部的压力;病情得到控制后,给予适当运动,嘱患者每日适当作小腿和足部运动30〜6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