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竞技武术套路演练的节奏杨新(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07)摘要:在大量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推理等方法,试图对武术套路演练的节奏进行一定的阐述,揭示武术套路演练节奏的本质,为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武术套路演练的技巧以及其他学者对武术套路的节奏进行进一步深入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关键词:竞技武术;套路演练;节奏:G852.32文献标识码:A:1007-3612(2005)12-1728-02ResearchontheRhythmofWushuRoutinePerformanceYANGXin(SchoolofSportScience,NantongUniversityNantong226007,China)Abstract:Adoptedthemethodsofdocumentaryanalysisandlogicaldeduction,thisstudyattemptedtoindicatetherhythmofWushuroutineperformanceandexploretheessenceofWushuroutineperformance,inordertoprovidetheskillsofim-provingWushuroutineperformancetocoachesandathletes,aswellasotherresearchers,therebyofferingthetheoreticalreferencesforthefurtherresearchinthisarea.Keywords:competitiveWushu;routineperformance;rhythm1节奏及武术套路演练节奏的定义及内涵1.1节奏的定义节奏在不同的领域以及不同的学科,节奏表现了不同的属性和意义,因此节奏的定义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广义的定义,节奏具有一种广泛性的概念和学科的模糊性,正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习惯》中论述到,“节奏是运动的秩序,”以及“所谓节奏,即是运动和秩序的关系”等,就是给节奏的一种广泛的概念;另一种是狭义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对节奏下了不同的定义,具有学科的特性。例如,在音乐领域节奏是指音响运动的轻重缓急形成节奏,其中节拍的强弱或长短交替出现而合乎一定的规律。节奏为旋律的主干,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因素。[1]在物理学中,节奏则表现为一种抽象的、无时间性的或是绝对时间的特点,它既存在与于运动之中又可以脱离运动而存在,具有一种测量学的意义;在哲学中,节奏是时间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哲学家对于生命存在的形式的认识;在美学中,节奏是人们对于规律与不规律、比例与无比例、周期性与非周期性的情感体验;在我国古代节奏还指法制的具体规定(《旬于·强国》:“破国者亦有砥历,礼仪、节奏是也。”)。通过以上对节奏概念的诠释,尽管节奏在不同的领域和学科中有它个性的地方,但也有其共性的方面:一方面以时间性为主要特征;另一方面由同一事物中的相对立的因素协调统一而成(如动作幅度的大与小、速度的快与慢、力量的强与弱)。1.2武术套路演练节奏的定义及内涵与外延通过上述对节奏概念的诠释,以及根据武术套路演练的特点同时依据逻辑学中的“属加种差定义法”笔者认为:武术套路演练节奏是指运动员在武术套路演练过程合理运用同一矛盾结构中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展现武术运动美的运动的秩序。这段对武术套路演练节奏概念的文字表述强调了以下几点:1)它是以时间性和空间性为主要特征。2)它主要体现武术套路的运动美。3)它主要通过武术套路演练过程中对同一矛盾结构中的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的合理运用,主要是指动与静、快与慢、停与顿、起与伏、强与弱、刚与柔、轻与重等节奏因素的合理运用。4)它是一种合乎规律的运动秩序。2武术套路节奏构成的诸要素2.1动静说“动”与“静”是古人创造的一对哲学术语。《孙子》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三国的曹操概括为“处女示弱,脱兔往疾也”,《吴越春秋》中越女“见之似好妇,夺之似俱虎”之句,也论述了击剑中“动”与“静”的规律。“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拳谚曾曰“动如奔獭,静如潜鱼”“进如风雨,退若山岳”……,而“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则是唐代诗人杜甫对舞剑的“动”与“静”的生动描述。动如游龙飞凤,静似湖光波影,动时则要气势连贯,静时则有寻机待动的意识,动静得宜,摇曳有姿,气理一贯,奇极反正。“动迅静定”则是武术中对“动”与“静”的高度概括和最精辟的总结。实际运用到武术演练中,我们把它归纳为,定势(亮相)之前要加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急停)就如音乐中的休止符号,给人以雕塑感,此处无声胜有声,使观众、裁判员引起赞美的心理感应。在武术套路的演练或观赏中我们都可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