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透镜成像学习内容知识点及相应训练教学流程二、知识应用1.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下面对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放大或缩小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正立或倒立C、实像是看得见的,虚像是看不见的D、实像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的3.张勇说:“我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发现物体距透镜30cm时,在距物体4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此像一定是正立的;B.此像一定是缩小的;C.此像一定是实像D.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8cm4.把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凸透镜1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的主光轴上距透镜30cm处,则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5、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A.眼睛和手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C.放大镜和手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通过习题训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学习目标1、理解并记忆凸透镜成像规律2、应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有关习题重点难点1、2创设情境幻灯片----凸透镜成像学习内容知识点及相应训练教学流程一、知识回顾1、观看幻灯片,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记忆2、实验过程中,把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坐上,点燃蜡烛,使烛焰、、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同一直线上。目的是使蜡烛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以方便观察完整的像的特点。3、实像-----实际光线的会聚,光屏承接;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光屏承接。4、当物体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像变。当当物体成虚像时,物距(靠近焦点),像越。回顾凸透镜成像知识,通过“情境”实验引出相关问题。知识点导学达标学法指导三、知识检测1、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物体放在距透镜40cm处,可以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_______、___的实像,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做成的。2、蜡烛放在透镜2倍焦距外,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总可以找到一个位置使光屏上呈现倒立缩小实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交换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则在光屏上会呈现一个_____倒立的实像(填“缩小”、“放大”或“不变”)3、通过一个透镜观察印有字母的纸的情形如图10所示。由图可知该透镜属于_______透镜,所成像的性质是缩小、倒立的______像。纸到透镜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大于二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等于焦距”或“小于焦距”)。此透镜对光__________作用(选填“会聚”或“发散”)。4、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5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5、两束光线通过凸透镜后()A.一定相交于一点B.一定会聚于一点C.一定靠拢但不一定相交D.一定发散6、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离透镜15厘米的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的放大的像,所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下列的哪一个数值()A.4cmB.8cmC.12cmD.18cm知识点导学达标学法指导7、凸透镜不动,先后把烛焰放在a、b、c、d和e点,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那么(1)把烛焰放在____点,屏上不会出现烛焰的像。(2)如果把烛焰从d点移到a点,则像的大小___.(3)a、b、c、d、e各点中__点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8、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18所示是其实验的部分过程。(1)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2)将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乙所示,为使光屏的象清晰,应将光屏向__________移动。(填“光学仪器”名称),_________是利用这原理制成的。(3)在(2)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__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__________。教学反思5040603070甲乙图185040603070cm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