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韩焕忠

佛教对中国和文化的贡献——韩焕忠中华民族具有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和”文化传统。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固有的“和”文化传统相互呼应,使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一、印度佛教的和合观念佛教译籍中常用“和合”一词,具有将不同的因素组合为一个整体,或者使不同的人和睦共处等意。前者经常被用来解释佛教的基本原理“缘起性空”,而后者则多用以表示佛教理论体系及僧伽内部的和谐统一。佛教认为,法不孤起,仗因托缘。即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独存的抽象存在物,而是无穷无尽的因果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是因缘和合的产物,因而在本性上都是空的,没有永恒不变、确定不移的自性。原始佛教有一首偈语:“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非常形象地阐释了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佛教四圣谛中的“集谛”,即以招聚为义,招聚也就是因缘和合的意思。因此,破除因无明因缘的和合而使之趋向还灭,就是解脱生死苦海,达到人生解脱的关键所在。与世间诸法一样,佛教僧团也是因缘和合的产物。随着佛教的发展,僧团也在逐渐壮大,强调僧团和合共住、团结一致的思想随之兴盛,“和合”也就成了佛教思想极力维护和宣扬的一种价值观。出家僧人的团体组织,在梵语中称为“僧伽”,意译即为“和合众”。后起的大乘佛教对僧伽的和合之义尤为重视,如《大智度论》说:“僧伽,秦言众,多比丘一处和合,是名僧伽。”佛教所说的和合具有两层意思:其一,理和。即所有的出家僧人,其最终的追求目标,都是要证得诸法寂灭,脱离生死流转的烦恼苦海,这是从终极关切的一致性上阐明佛教僧众和合共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其二,事和。即六种敬具,所谓“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而破坏僧伽团结,制造分裂的,即所谓“破和合僧”,为五逆大恶。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佛教对僧伽团体内部和睦相处、和合共住的关切,因为这关系着佛教的存在和发展,关系着佛教在广大信众心目中的整体形象,关系着佛教凝聚信众能力的有无和强弱,其重要性是非同寻常的。二、从和合发展为圆融佛教传入中国后,积极适应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状况,逐渐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漫长而复杂的历史过程被称为“佛教的中国化”。佛教的中国化既体现了中国文化在接受、吸收和转化外来文化方面具有博大的胸怀和高超的技艺,也显示了佛教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所具有的顽强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调适功能。在这一过程之中,佛教的和合观念与中国固有的“和”文化传统---本文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相互呼应,获得了充分阐发的机遇。在中国社会极其重视善恶考量的生活氛围中,中国佛教尽力引导信众避免“恶法的和合”而实现“善法的和合”,在僧伽内部也是非常强调和合共住。中国古代的高僧大德还从中国传统“和”文化中吸收养分,形成了中国佛教独特的圆融观。中国佛教的圆融观具有非常丰富的内容。圆者,圆满具足,无所欠缺;融者,融会贯通,无所执著。前者是佛性论,后者是般若学。中国佛教的圆融观,是佛性论与般若学融会贯通,并与中国信众的思想状况紧密结合的产物。佛性指众生的本自具足的觉悟之性,是众生可以最终成佛的内在依据。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在遵守因果法则和成就佛果上都是平等的,相互之间并没有任何的差别。这种佛性论不仅肯定了自我成就的内在依据,有利于充分调动主体的能动性,而且也最大限度地肯定了其他生命的存在价值和发展前途,有利于营造一种相互尊重的社会文化氛围。这种观念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就具有尊重对方、认同对方、积极帮助对方的意味;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就是反对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伤害和杀戮其他形式的生命存在。佛性论既然承认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那么为了成就佛果,就要以慈悲为怀,严持五戒十善,广修六度万行,在社会生活中从事利益他人、普度众生的活动,将自利建立在利他的基础上。般若学是大乘佛教的智慧学,究其主旨,不过是“缘起性空、性空缘起”而已。所谓“缘起性空”,就是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和存在都依赖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文秘专家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1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