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协同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协同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经腹部彩超证实为阑尾周围脓肿的患者采用相同抗生素治疗,试验组同时加用大蒜芒硝外敷和大黄牡丹汤口服每FI2次。结果:加用大蒜芒硝外敷和口服大黄牡丹汤的患者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治愈率和有效率均有较大提高。结论:大蒜芒硝外敷协同抗生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比单纯使用抗牛素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好,住院时间短。【关键词】阑尾周围脓肿;大蒜芒硝;大黄牡丹汤;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359-02阑尾炎是普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各种原因使部分疾病形成阑尾周围脓肿。针对阑尾周围脓肿,其治疗方法有手术或保守治疗两种,但手术易出现多种并发症。中医认为芒硝具有清热解毒,破血行血,消结散肿的作用[1],大蒜含有大蒜素,有较强的杀菌作用,大黄有泻热破瘀之功效。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四川省安岳县中医医院外二科采用大蒜、芒硝外敷、大黄牡丹汤口服及抗生素静脉滴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收到较好疗效,现将其治疗和护理经过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0例患者均为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间四川省安岳县中医医院外二科收治的阑尾周宙I脓肿患者,将英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男10例,女10例,年龄18〜72岁,病程5~16天,右下腹包块直径6〜16cm,体温37.8°C〜39.3°C,试验室检查:WBC(11.9-21.3)X10/Lo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13-71岁,病程4〜10天,右下腹包块直径5〜16cm,体温37.9-39.1oC,试验室检查:WBC(11.9-21.3)X10/Lo所有患者均有右下腹压痛但无反跳痛和肌紧张。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人院后经腹部体检和B超检查诊断为阑尾周围脓肿,采用相同的抗牛素治疗(甲硝呼和头抱曲松钠),试验组除采用抗生素治疗外,根据包块的大小将大淼250g去皮研成蒜泥,芒硝研为粉末,芒硝与大蒜Z比为1:50,将蒜泥和芒硝粉末搅匀再倒人紫草油适量成糊状,用纱布(2〜3层)包裹敷于患处,用绷带固定,边缘应大于脓肿1〜2cm,药物厚度为3cm,24h持续用药,每日更换一次,至脓肿消退,期间同时口服大黄牡丹汤(大黄12g,牡丹皮9g,芒硝6g,桃仁12g,冬瓜子30g,金银花30g,蒲公英30g,川楝子12g,黄苓、黄连各12g)每H2次。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抗生素治疗1周后脓肿不消退的加大蒜芒硝外敷(不计入试验组),或者中转手术治疗。1.3疗效判断标准治愈:体温正常,腹痛及脓肿消失,试验室检查白细胞正常。冇效:腹痛减轻,体温下降,脓肿缩小,白细胞正常或偏高。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出现腹膜炎体征或者中转手术治疗。2结果试验组20例,治愈18例,有效2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治愈率90%.対照组20例,治愈14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90%,治愈率70%•两组患者治愈率、有效率经X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4。3护理3.1心理护理阑尾周围脓肿为外科常见疾病,发病时间大于72h时脓肿有局限趋势,一般釆用保守治疗,但患者仍然有腹痛腹胀和体温升高,所以应该向患者讲明疾病原因和治疗原理,陈述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目的、意义和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3.2饮食护理阑尾周围脓肿属于肠道的炎症性疾病,容易引起腹胀和消化不良,饮食宜以容易消化的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的软食为主,少量多餐,勿吃生、冷、油腻及多纤维食物,禁烟酒、辛辣食品和易产气的甜食和牛奶。注意食品•卫生,避免因肠道感染诱发和加重本病。3・2外敷时的注意事项(1)大蒜要去皮研成蒜泥,以免颗粒造成皮肤损伤,同时颗粒之间的空隙可影响药物与皮肤的冇效接触面积进而影响吸收效果。(2)药物用量要适中,厚度要均匀,以3〜5cm为宜,勿使包裹的纱布成球形,保证药物与皮肤的有效接触面积,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3)在外敷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的皮肤情况,注意皮肽的温度和颜色,若患者感觉刺痛明显且不能忍受时,就应该增加纱布厚度,以免皮肤起泡破溃。(4)外敷不能用于有皮肤破损处。(5)包扎固定适当,不宜过紧或过松,以免引起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