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设计思想摘要: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demeuron)是一对很独特的组合。和绝大部分的现代主义建筑师不同,他们的设计并不是从建筑的形状和外观出发,而是从建造的过程和材料出发,思考有什么搭配的机会。关键词: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表皮”艺术;材料,表皮,建构。abstract:thearchitectherzogdemeuronisaspecialteam.differentfrommostofthesemodernismarchitects,theirdesigndoesnotcomefromtheshapeandappearanceofthearchitectures,butcomefromtheprocessandmaterialsofthearchitectures,andthinkthechanceofcollection.keywords:herzogdemeuron,theartofepidermis,material,structure:tu2文献标识码:a合作经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两人有着惊人的相似背景,同年出生于瑞士巴塞尔,同年毕业于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eth),同一个专业——建筑学,这些都为他们两人今后天衣无缝的合作奠定了基础。1978年两人在巴塞尔共同建立了herzogdemeuron建筑事务所,从此,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名字就连在了一起,如同左右手一般不可分割。创立建筑事务所不久,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才华便不断地在他们的作品中被世人所认可,而他们以后一直恪守的”表皮”艺术也在其设计生涯的开端就埋下了伏笔,这可以从他们的早期作品”bluehouse”(1980)和”stonehouse”(1988)中得以体现。和许多初出茅庐的设计师一样,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早期作品中的经费极其有限,但这恰好迎合了他们的口味。当他们在建造石屋的场地附近看到许多废弃的石块砖瓦,两人便萌生出利用这些乱石块堆砌一栋建筑的想法。这栋石屋一经落成立即引来了业内外的广泛关注,大家竞相将它称作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但也有人趣称之为”孤独的屋子”(lonelyhouse),因为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外部环境,这间石屋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突兀。对于此,两人解释道:”我们所希望缔造的是建筑物与地平面的分明感,利用框架与内容间既统一又对立的关系构成建筑物与场地之间的张力与矛盾。”而真正彰显出这种张力的还在于乱石材料的运用:混凝土与石工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共同作用,使其不能仅仅被解读为又一例填充墙的构筑物;竖向的混凝土构件更是巧妙地实现了室内空间的划分。对建筑表皮的探索如果说蓝屋和石屋开启了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对材料的兴趣,那么之后的两人就踏上了对”表皮”材料一丝不苟的征程。很多设计师在这个时候往往会迅速找到或是加入一种风格,而此时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也渐渐开始被人们冠以”极少主义”的帽子。而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两人所希望的,和库哈斯类似,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没有什么主义,比如现代主义、解构主义,他们把建筑作为一种回归。他们追求的并不是越新越好的现代主义形式,而是把老的图像重新弄活,并在他们的建筑中产生新的生命。建筑师就是把以前的东西的一小部分拿出来,然后重复地用上,在用上的时候引进一个新的活力。这里有一个关键是”重复性”,因为自然界的生命是通过由生到死不断重复,才得以发展起来的。所以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认为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事物就会得到发展。对于阿尔道夫·卢斯(adoifloos)”装饰就是罪恶”(ornamentandcrime)这类反对装饰的言论,赫尔佐格与德梅隆用他们的才华和勤奋突破了禁忌,这首当其冲地表现在那些将图像连续印刷在玻璃或混凝土表面的项目中。优秀建筑作品3.1通往普利兹克——泰特现代美术馆有人说:”没有到过泰特现代美术馆,就等于没有到过伦敦”,这座地球上访问量最大的现代美术馆由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在1995年应邀担当设计完成,也为两人赢得了2001年的普利兹克(pritzker)奖。普利兹克(pritzker)奖评委会主席j.carterbrown这样评价道:”历史上很少有像他们两人一样将建筑物的表皮呈现得如此富有想象力和艺术感。”他们就是这样最大限度地利用发电厂原有的砖结构建筑,尊重并保留了其古典建筑的风格,并将玻璃材料与原有的砖结构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他们把原来在发电厂里的一个巨大涡漩车间改造成既可举行小型聚会、摆放艺术品又具有主要通道和集散地功能的大厅。他们在主楼顶部加盖了两层高的玻璃盒子,不仅为美术馆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还为观众提供罗曼蒂克的咖啡座,人们在这里边喝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