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_新城市主义_文献综述编者按“新城市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其产生背景是:美国战后发生了大规模城市蔓延现象,带来许多负面问题。“新城市主义”的目的就是遏止城市蔓延,找到缓和城市发展与能源、土地、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社会矛盾的途径。作者对国内11019~2006年关于“新城市主义”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和讨论,相信对我国城镇化发展具有借鉴作用。国内“新城市主义”文献综述奚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江苏南京210193)摘要“新城市主义”是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规划师们在反思了美国城市蔓延的发展方式后提出了新城市主义的规划理论,该理论成为20世纪末美国城市规划领域的主导流派之一,并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一定影响。概述了“新城市主义”的基本内容,对国内期刊文献进行了分类和评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关键词新城市主义;美国TU1014.1文献标识码A0517-6611(2022)18-07946-03SummarizationofDomesticLiteratureon“NewUrbanism”XITing(DepartmentofUrbanandRegionalPlanning,CollegeofGeographyandOcean,Nan激ngUniversity,Nan激ng,激angsu210193)Abstract“NewUrbanism”wassprungupinAmericain11010’s.Rreflectingonthedevelopingmodeofurbansprawl,theplannersputforwardthe“NewUrbanism”planningtheory,whichhadbecomeoneofthedominanttheoriesinthefieldofurbanplanninginAmericabytheendofthe20thcenturyandaffectedsomeothercounties.Aftersimplyexpoundingtherudimentalcontentof“NewUrbanism”,theauthorclassifiedandcommentedthedomesticlitera2tures.Finally,someimportantissuestoresearchinthefuturewerepointedout.KeywordsNewUrbanism;America作者简介奚汀(11012-),男,江苏昆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收稿日期20222032191“新城市主义”概述新城市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其背景是:战后美国发生了城市蔓延,60年代后人们发现它与经济、社会、环境的许多负面问题有关,并开始反思。新城市主义的目的就是遏止城市蔓延,找到缓和城市发展与能源、土地、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城市社会矛盾的途径,带来可持续、高质量的生活。它从传统的,尤其是1900~1920年间的规划中借鉴了许多理念,并结合当代技术,提出回归美国传统社区。其应用包括新区开发和旧城的填充开发。它迎合了追求文化传统和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在商业上也取得了成功,一举成为20世纪末美国城市规划领域主导流派之一,并希望成为美国社区规划的下一个范例。2国内文献分类综述笔者选取了国内11019~2006年主要载于核心期刊和其他城市规划类重要期刊的关于新城市主义的文献。根据其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分理论阐释类、分析与评价类、借鉴与应用类、国内案例研究类进行讨论。文献可能混合上述几方面的内容,但并不影响对其观点进行分类和评述。2.1理论阐释类阐述新城市主义理论的文献比例较大,内容一般包括新城市主义产生背景、规划设计理念和国外案例介绍等。胡四晓通过DPZ的两个设计案例阐述了他们的设计理论[1]。邹兵介绍了新城市主义兴起的背景、理念、开发模式和实践特点[2]。戴晓晖介绍了TOD的区域发展模式[3]。赵万民等介绍了TND设计思想和新城市主义住区设计原则[4]。李东介绍了新城市主义的社会背景和主张[5]。李东介绍了由DPZ主持的加拿大马克汉姆市康奈尔区的规划及该市的规划和发展管理模式[6]。靳润成等介绍了TOD和TND模式、其实践中的问题以及社区规划的法则[7]。张明等介绍了新城市主义在区域、邻里社区、街道和建筑三个尺度上的设计原理及新传统发展及传统邻里设计的特征[8]。林中杰等介绍了以区域城市理论为基础的TOD体系及针对社区规划的TND体系,并概括了新城市主义有别于以往的组织模式和工作方法[9]。冒亚龙对比分析了20世纪下半叶美国的边缘城市主义和新城市主义。认为中国城市开发区存在边缘城市主义倾向,导致非人性化的城市环境,应借鉴新城市主义理论指导城市建设[10]。刘军等以圣查理新镇和圣安德鲁镇两个项目规划为例,介绍了新城市主义的TOD和TND,并对两个项目进行了对比总结[11]。文献对新城市主义产生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