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学生发展区合理设计课堂实验

依据学生发展区合理设计课堂实验摘要:实验是科学教学的基础;是科学教学的内容;是科学教学的重要方法手段;实验探宄的重要手段就是实验教学。如何做好实验?如何教好实验?如何运用实验实现科学概念、原理、规律的教学?需要我们教师找准学生生长点,精确设计课堂实验。关键词:学生;生长点;设计;课堂实验:G632.0文献标识码:A:1992-7711(2016)12-0097《物质的比热》的第一课时,笔者在市优质课中给大家上过,今年在省学科带头人培?班送教中又有幸聆听了浙派名师张银惠教师来展示这一课时。本节内容老教材安排在八年级下册,为了分散难点并使知识更具系统性移至七年级上《物质的特性》第一节。物质的比热虽说是属于物质的特性之一,但它不像物质的颜色、气味、熔点、沸点那么显而易见,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是个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是七年级上册的重点和难点。回想自己及身边教师对这节课的处理,发现我们大多数教师在处理这节课时存在诸多问题,再与张银惠教师的课堂展示相比较,相去甚远。她对这堂课的成功处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对于---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这一课时,笔者再次进行了创新尝试。一、课例描述:张老师是这样处理这节内容中的实验的在这节课中,张老师完成了影响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热量多少与物质的质量有关,与温度变化的大小有关的内容。具体设置三个任务完成:任务一:完成活动教材139页中物体的吸热和放热实验。从实验中得出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这个过程叫热传递,传递的是热量。任务二:分析任务一中的实验,比较不同时段传递的热量得出热传递的多少与温度变化大小有关的结论。任务三:设计实验探宄热量与质量的关系。最后总结热传递量的多少与物体温度的变化量和质量有关。并为下节课埋下热传递的多少还和其它量有关的铺垫。这也是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流程。对于教材中安排的学生活动物质的吸热和放热,教师们在上课时都按照教材步骤完成此实验,一节课有了这个实验的支撑,教师们都很放心,觉得学生动手过了,体验过了,本节课的内容掌握也应该不成问题了。事实是这样吗?二、观点碰撞:教师是这样理解这节内容中的实验的在课后的小组讨论中,教师对这节课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品评:---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用一节课的时间去学习学生熟知的两种情况有必要吗?因为物体升温要吸收热量,温度升得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升高相同的温度,物体质量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反之,降低温度放出热量亦然。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普遍的生活常识,是否有必要用一节课时间去验证,甚至去探宄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王: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未必就是科学事实,我们要用科学实验去验证它,体现我们科学的严谨性。而且生活中学生是不会用温度计去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的,他们的生活经验还不细致。我:我们这一节对热量的研究是定性的,生活经验千百次告诉学生物体升温吸热,吸热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升高多少和质量有关。我们不是要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科学教学服务吗?建构主义理论不是说,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上并纳入学生原有的体系中的吗?李:我们这个实验设计还练习到了温度计的使用,训练了科学探究的各个环节,比如说怎样提出问题,怎样设计方案,怎样分析数据等。我:温度计的使用练习是第一章的内容,这一章的重点在物质的特性,我们这节重点是物质的比热,如---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果说为了练习温度计的使用而安排这个实验是不是重点偏离了。我们是不是把下面影响热传量大小的因素一一物质的比热提上来,好好地、细细地探宄更合理些呢?因为这才是这节的重点和难点。章:根据教参这节要两个课时,作业本的设计也是到这里,比热放下面一节课。如果照你这样的话就只要一课时了。我:我们可以把运用部分加大,然后把热传递中传递热量的多少与温度变化和质量大小的关系这部分加以充实加深。王:你这样就是地道的应试教育了,把学生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文秘专家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1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