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题组一聚焦河南中考一、选择题1.(2018河南,4,1分)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洋务派认识到,国家“必先求富而后能强”。下列属于洋务派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A.开设江南制造总局B.创建福州船政局C.成立轮船招商局D.修筑京张铁路2.(2018河南,3,1分)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C.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D.国民革命军的北伐3.(2017河南,4,1分)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所传播的西方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打开了缺口。这说明戊戌变法()A.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B.使西方政治学说深入人心C.创立了君主立宪政体D.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4.(2017河南,3,1分)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自觉接受了太平天国反清的正面影响,并吸取其争权夺利导致分裂的反面教训。这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A.推动了近代的思想解放B.促成了辛亥革命的发生C.有益于近代的革命探索D.激起了国内反清的高潮5.(2016河南,2,1分)在我国近代的反侵略抗争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与下表中爱国将领英勇事迹相关的战争是()姓名籍贯官职阵亡地点邓世昌广东番禺副将加提督衔黄海大东沟李仁党湖南桂阳副将加总兵衔辽宁盖平杨用霖福建闽县副将山东刘公岛---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2015河南,2,1分)为了应对变局,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外交、通商等事务;设总税务司,管理全部海关税务;设同文馆,培养翻译、科技人才。这段话反映了()A.封建制度的根本变化B.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C.近代化探索由此起步D.第一所近代高等学府创办7.(2014河南,2,1分)下图反映的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2014河南,3,1分)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他强调的是()A.学习西方的技术B.学习西方的学校教育C.学习西方的制度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9.(2012河南,3,1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第二次反思”开始于()A.经济技术方面探索B.政治制度方面探索C.思想文化方面探索D.军事强国方面探索二、非选择题10.(2018河南,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8年,顽固派教训康有为说: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康有为应辩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之地的,时代变了,祖宗之法非变不可!材料二康有为求学之初,就特别留心中国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各种经世之学。他到过香港、上海,看见西洋人地方行政整齐,觉得这种行政必有文化思想的背景和渊泉。材料三维新变法运动失败了,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等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随之兴起的学会,为广开民智介绍了西方的科学知识,这些知识在近代中国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维新人士还提出了“论白话为维新之本”的主张,早了胡适20年,可以说,后来的许多进步主张,在戊戌维新的时候都已露出了端倪。(1)材料一中的“祖宗之法”主要指什么?维新派为改变“祖宗之法”所做的努力有哪些?(3分)---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主张变“祖宗之法”的原因。(2分)(3)据材料三,谈谈你如何理解维新运动在社会上的“思想启蒙”作用。(2分)11.(2016河南,22,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使李鸿章认识到西方枪炮舰船的可怕威力,他大声疾呼,中国必须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1865年,李鸿章开设江南制造总局;1872年他又奏请开设煤铁矿。1895年,李鸿章所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