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创新、问题与改进TheInnovation,ProblemsandImprovementofGuidelineforComprehensivePracticalActivityCurriculum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作者:潘洪建作者简介:潘洪建(1964-),男,四川苍溪人,教育学博士,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活动课程与教学研究,江苏扬州225002原文出处:《当代教育与文化》(兰州)2018年第20182期第50-55页内容提要:2017年《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的创新与突破为:整体设计课程,贯通十二年学程;课程设计与时俱进,时代气息浓厚;适合中国国情,可操作性强。但在活动领域设置、活动目标设计、活动评价建议等方面存在不足。改进与完善指导纲要的建议有:合理设置活动领域、优化学生活动方式、完善学生活动评价。TheinnovationandbreakthroughofGuidelineforComprehensivePracticalActivityCurriculum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canbesummarizedasfollows:Thecurriculumdesigncovers12schoolyears;thecurriculumdesignkeepsupwiththetimes,suitableandapplicableforsituationinChina.However,therealsoexistsuchproblemsasinthedesignofthedomainofactivities,theobjectiveofactivities,thesuggestionsforevaluatingactivities.Thesuggestionsforimprovingtheguidelinesareasfollows:Reasonablysettingupactivitydomains,optimizingactivityforms,andimprovetheevaluationofstudentactivities.期刊名称:《中小学教育》复印期号:2018年06期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扌旨导纲要comprehensivepractice/activitycurriculuni/guicleline标题注释:[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计划“立德树人背景下学校课程的理论建构”课题研究成果冲图分类号]G6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779(2018)02-0050-06DOI:10.13749/j.cnki.cn62-1202/g4.2018.02.0092017年9月25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2017《纲要》”)正式颁布,标志着义务教育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圆满收官。至此,所有科目的课程标准(或纲要)实现了从实验稿到修订稿的转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试行宣告结束,课程改革进入一个新的常态化实施阶段。对比2001年的《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2001《纲要》"),可以发现,2017《纲要》可圈可点很多,但尚有美中不足之处,有待创造性实施与进一步完善。一、2017《纲要》的创新与2001《纲要》相比,2017《纲要》在理论上、实践上有不少创新之举,可大致概括如下几个方面。(-)整体设计课程,贯通十二年学程从教育部颁布的其他科目课程标准来看,一般将中小学课程标准分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有的科目课程标准(如科学)还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看不到整体设计某一科目12年的课程标准(即1-12年级的课程标准)。犹如铁路警察,各管一段,中小学课程分段而治,缺乏整体规划与设计,没有逬行整个中小学学段的课程设计,这不能不说是课程标准研制的一大缺憾。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设计K-12年级的课程相比,我国明显滞后。不过,这一缺憾在综合实践科目开始有所突破,2017《纲要》将原三年级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延伸至小学一年级,整体设计了1-12年级的综合实践课程,对中小学所有学段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整体规划与全面设计,向中小学12年课程贯通设计迈出了重要一步,具有开创性意义。当然,最新出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关内容的表述与规定,与2017《纲要》不够一致,但整体上看,还是连贯一体的。(二)课程设计与时俱进,时代气息浓厚中小学课程特别是学科课程的设计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滞后于社会、科技、文化的发展,体系封闭,难以面向当下的社会、生活、学生,这一点在2017《纲要》中有不少突破与创新。对于课程理念,2017《纲要》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开发(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个方面表述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与追求。《纲要》特别指出,〃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1]强调着力发展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