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农村赋税变革历史透析和现实启示

古代农村赋税变革:历史透析和现实启示[摘要]我国历史上有三次重要的农村赋税改革:“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文章分别介绍这三次赋税改革的背景和内容,着重分析它们的历史意义和留给后世的教训,最后总结其对我国“后税费时代”巩固改革成果具有的一些启示。[关键词]古代农村赋税改革;农村税费改革;赋税制度赋税制度是国家重要的典章制度,直接关系着国计民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马克思指出:“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1](P188)对于我国来说,也不例外。中国的赋税制起源于夏商周的奴隶社会,到了封建社会,这项制度逐渐成熟。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决定了缴纳税赋杂役的主体为农民。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地主阶级的国家又强迫农民缴纳贡税,并强迫农民从事无偿的劳役,去养活一大群的国家官吏和主要地是为了镇压农民之用的军队。”[2](P618)为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和满足剥削阶级的利益,赋税徭役往往名目众多,加之皇权不能有效监督地方,各地乱收费现象严重,民不聊生,成为了盛世衰败、政权更迭的主要导火索之一。为了维持统治的稳定,历史上实行了多次赋税改革,其中最有影响的三次农村赋税改革分别是“两税法”、“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这三次改革促进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后世的赋税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且对我国当前的农村税费改革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一、唐朝中期的“两税法”(一)背景和内容唐朝前期按人丁授田,实行均田制,以此为基础在赋税上采用“租庸调制”。这种税制下,农民因有一定的田地作保障,再加上休养生息的政策,还能够承受。但随着政权稳定和经济发展,官僚和地主开始兼并土地,均田制归于废弃,在此基础上的租庸调制也寿终正寝。因为破产的农民做了佃客或者逃亡外地,直接导致大量男丁的流失,丁口的减少就意味着税源的减少。到了安史之乱后,人口大减,强行向乡里按丁收税已经不可能,朝廷财政面临着危机,公元780年,唐德宗采纳杨炎的建议而施行两税法。“两税法”把当时繁杂税种统统合并为地税与户税两种税,所以叫两税法。其主要措施为[3](P28):(1)量出制入,即估算每年的费用开支,以支出确定收入多少,按大历时四年的垦田面积,分摊到全国各地征收。(2)以各地现居户口为纳税人,行商无固定居住地,由所在州县征收,鳏寡孤独及赤贫者免税。(3)户税,按中央所分配数额摊到现居户;地税,以大历十四年的垦田数为基准平均负担;商人按其收入,税三十分之一。(4)分夏、秋两次交纳。(5)户税交钱,地税一般交米粟。(二)历史意义和教训“两税法”是一次适应生产力水平的制度变革,符合了土地私有制发展的时代要求。很多措施被后世所沿用,具有深远的进步意义:(1)开始了以资产为课税客体的历史。改变了原来以“身丁为本”的赋役制度,而且两税法将正役、杂役都纳入了税收,扩大了代役,保证了农时,有利于稳定生产。(2)开创了货币计税的先河。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将中国封建实物税制引向了货币税制,使全国有了统一的计税标准,便于统计和核算管理(3)简化了税制。过去赋役名目繁多,百姓“旬输月送无休息”,官府也常年为催征赋役而忙碌,两税法集中时间征收,减少了对农民生产生活干扰,官府也少了麻烦。但改革也不乏弊端,留下了一些的教训:(1)制度设计存在缺陷和漏洞。首先订立了“量出制入”的原则,而又没有对垦田数仔细统计,因此把税款分派各地后,造成了赋税不均。再者,按资产收征也不完善,“两税法”每三年审核资产订税,时间过长,资产变化较大。另外一些贵重物品被藏匿,因此所计资产不实[4](P109)。(2)在具体操作上,当时按货币计税的现实条件并不成熟,往往又不得不“折钱纳物”。在折征过程中,因为物价变动和商家盘剥,使农民的利益遭受损失。---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二、明朝中期的“一条鞭法”(一)背景和内容明朝前期,在税制上基本沿用了“两税法”,税赋负担也基本合理。但明朝中期后,地主阶级不改本性又开始大肆兼并土地、并设法隐匿侵占的土地,减少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举报”。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所有的文档都被视为“模板”,用于写作参考,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

文档大部份都是可以预览的,笔杆子文库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专业性等问题提供审核和保证,请慎重购买;

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依据;

如果您还有什么不清楚的或需要我们协助,可以联系客服邮箱:

biganzikefu@outlook.com

常见问题具体如下:

1、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多次下载吗?

      答:可以。登陆您已经付过费的账号,付过费的文档可以免费进行多次下载。

2、问:已经付过费的文档不知下载到什么地方去了?

     答:电脑端-浏览器下载列表里可以找到;手机端-文件管理或下载里可以找到。

            如以上两种方式都没有找到,请提供您的交易单号或截图及接收文档的邮箱等有效信息,发送到客服邮箱,客服经核实后,会将您已经付过费的文档即时发到您邮箱。

注:微信交易号是以“420000”开头的28位数字;

       支付宝交易号是以“2024XXXX”交易日期开头的28位数字。

笔杆子文秘
机构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为您提供优质文档,供您参考!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