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抗震设计班级:08土木-1学号:2008103024姓名:高贤龙地下建筑抗震设计1.CNKI数据库搜索结果:地下建筑抗震设计字段检索词1记录数检索词2记录数关键词地下建筑5320抗震设计38404题名地下建筑627抗震设计16978全文地下建筑347858抗震设计185458摘要地下建筑7230抗震设计32057地下建筑抗震设计字段检索词记录数题名地下建筑627题名抗震设计16978题名地下建筑AND抗震设计6题名地下建筑OR抗震设计17599题名地下建筑NOT抗震设计621地下建筑抗震设计字段检索词记录数摘要地下建筑7230摘要抗震设计32057摘要地下建筑AND抗震设计137摘要地下建筑OR抗震设计39150摘要地下建筑NOT抗震设计7093地下建筑抗震设计字段检索词记录数关键词地下建筑5320关键词抗震设计38404关键词地下建筑AND抗震设计69关键词地下建筑OR抗震设计43655关键词地下建筑NOT抗震设计52512.维普数据库搜索结果:地下建筑抗震设计字段检索词1记录数检索词2记录数关键词地下建筑2605抗震设计10题名地下建筑1859抗震设计6文摘地下建筑5158抗震设计28地下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字段检索词记录数题名地下建筑1859题名抗震设计758题名地下建筑AND抗震设计6题名地下建筑OR抗震设计2611题名地下建筑NOT抗震设计1853地下建筑抗震设计技术字段检索词记录数文摘地下建筑5158文摘抗震设计1230文摘地下建筑AND抗震设计28文摘地下建筑OR抗震设计6260文摘地下建筑NOT抗震设计5130地下建筑抗震设计设计字段检索词记录数关键词地下建筑2605关键词抗震设计743关键词地下建筑AND抗震设计10关键词地下建筑OR抗震设计3338关键词地下建筑NOT抗震设计2595地下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设计0引言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地下结构在能源、交通、通讯、城市建设和国防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几十年来,我国除了修建城市中的地铁以外,还在全国近200座城市中修建了面积达1000多万m2的人防和其它地下工程,并加以开发和利用。为人们提供了在地面上难以容纳的各种服务,如停车场、过街人行地道、各种地下贮库、地下商场等。这些地下工程对提高城市综合抗灾能力和缓解城市诸多矛盾方面起到积极作用。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地下结构的数量较少,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性能又优于地面建筑,因此,对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设计没有充分重视。但是在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中,各种地下结构和地下设施均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其中大开站(DAIKAI)和上尺站(KAMISAA)遭到彻底的破坏,造成地铁上方的国道路基大量塌陷,有的塌陷深度达15m,致使日本南部交通瘫痪。历史上也发生过地下结构在地震中破坏的事故,如:1906年美国旧金山地震,3条输水管道遭到破坏,消防水源断绝,致使地震引起的火灾无法及时扑灭;1952年美国的克恩地震,使南太平洋铁路上的4座隧道遭到了严重破坏;1976年发生在我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的地震,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0000km,有感范围广达14个省、市、自治区,极震区内几乎所有建筑物均荡然无存,造成24.2万人死亡,16.4万人受重伤,仅唐山市区终生残疾者700多人,倒塌民房530万间。唐山地区总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4亿元,公共设施遭受严重破坏。随着地下结构数量的增多和地下结构震害的频繁出现,而目前国内外又没有一套完整的地下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尤其我国地处欧亚大陆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地震活动非常频繁,6及6以上地震设防地区就占全国总面积的2/3以上,因此对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抗震设计问题。1地下结构抗震设计研究的主要方法地下结构的抗震设计研究主要是通过地震观测、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地震观测主要是通过实测发生地震时地下结构的动力特性,进一步了解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1970年,日本首先利用松花群发地震,测定了地下管线动态应变,通过研究发现地下管线和周围地基一起振动,而地下结构本身并不发生振动。随后,人们有对沉埋隧道、盾构隧道和地下隧道等进行了地震观测,掌握了地下结构的动力特性,由此得出了地下结构地震反应的因素是地基变形而不是地下结构的惯性力。实验研究主要分人工震源实验和振动台实验。人工震源实验由于启振力较小很难真实地反应出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一般不宜采用。振动台实验能够较好地把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