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苗种质量安全管理对策研究Controlstrategyforqualityandsafetyofaquaticfingerlings波1,马兵1,刘新中2,郭云峰3,宋怿1程(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北京100141;2.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0;3.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北京100125)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096(2014)09-0116-05doi:10.11759/hykx2013092900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大众高度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中国渔业的发展也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变为对数量与质量要求并举的历史阶段。当前水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虽然总体稳定向好,但存在的问题和隐患不容忽视。作为水产养殖三大投入品之一,水产苗种是最活跃、最重要的生产要素;没有苗种,水产养殖将成为“无米之炊”。水产苗种的质量安全水平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他投入品的使用,并直接或间接决定了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分析水产苗种的质量安全隐患,理清导致安全隐患的原因,把好源头的质量安全关,对于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管理和质量安全水平的稳步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年抽检合格率虽已达到88.3%,但与产地水产品98.5%的合格率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主要问题为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残留超标。此外,氯霉素超标情况也时有发生。从种类上看,尤以对虾、河蟹、海参等育苗阶段使用硝基呋喃、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问题最为严重,成为水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隐患。同时,对乌鳢(Channaargus)、鳜鱼(Sinipercachuatsi)和大菱鲆(Scophthalmusmaxima)等种类禁用药物超标问题也不容忽视[2]。中国水产苗种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良种覆盖率低、种质退化严重良种化是水产养殖生产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22.1当前中国水产苗种质量安全状况2011年,全国水产养殖总产值为5651.04亿元,水产苗种总产值为425.44亿元,水产苗种的生产与发展,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为加强水产苗种管理,提高苗种质量水平,农业部先后制定了《水产种苗管理办法》、《水产原、良种场生产管理规范》《淡水养殖鱼类原良种场建设要点》、《水产原良种场验收办法》等重要文件。2009年,针对苗种质量安全抽检问题,农业部又发布了《水产苗种违禁药物抽检技术规范》,对水产品苗种违禁药物抽检时的抽样和检测技术进行了规范。尽管国家制定了许多法律法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水产苗种质量安全水平仍不容乐观。近5年专项抽检结果表明,水产苗种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以较高比率逐年提高,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20121产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但中国现有养殖种类中,繁育亲本来源整体上以野生种为主,绝大多数苗种来源仍为半人工型苗,养殖良种极度匮乏[3]。同时,由于人工繁殖技术的一定局限性,以及缺乏科学的制种机制和种质鉴别技术,往往形成近亲交配或小群体繁殖而产生基因丢失和遗传漂变,导致部分种类种质严重退化。良种匮乏和种质退化已成为制约水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并由此引发养殖对象抗病抗逆性差、成活率低、生长慢、病害频发等。据不完全统计,几乎所有养殖对象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病害,收稿日期:2013-09-29;修回日期:2013-12-04基金项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4A0-9XK01;2014C005);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CARS-49)作者简介:程波(1981-),男,湖北潜江人,博士,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品质量安全过程控制与管理研究,E-mail:chengbocas@116海洋科学/2014年/第38卷/第9期足现代化优质育苗生产的需求[3,10-11]。另外,一些规模不大,技术力量缺乏,生产条件差,作坊式的苗种生产场家依然大量存在[3,8,10]。生产者层面上,部分苗种生产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现捕、现催、现产、现卖的现象时有发生[10,12]。一些企业自身育苗技术和设施条件不具备,却盲目热衷于热销品种生产,育苗技术参差不齐,苗种疾病防治水平普遍较低[13]。一些地区为了短期经济效益,不顾环境影响的大小,盲目建造育苗室,大量修建养成池,其排放的污水,尤其是发病的育苗一些主要养种类,如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斑点叉尾(LetalurusPunetaus)、罗非鱼、大菱鲆、鲍鱼、扇贝等甚至病害频繁发生,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