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腔气管导管用于胸腔手术的麻醉观察[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胸腔手术中双腔气管导管(DLT)麻醉技术及管理。方法择期胸腔手术患者247例,麻醉诱导后插入DLT,先用听诊法定位,不能确定者经纤支镜(FOB)定位引导。观察DLT到位成功例数,术中需调整DLT位置的例数及原因,单肺通气时间。结果206例插管后经调整顺利到位,41例经FOB定位引导气管导管到位。术中46例(18.6%)欠满意,需采取间断双肺通气,其中15例有明显痰液,31例需要调整气管导管深度,经FOB重新定位或吸痰处理症状改善。术中单肺通气时间为(112土23)mine结论DLT麻醉技术为胸腔手术创造了良好的操作条件,能减轻对肺实质的损伤,防止患肺对健肺的污染,但术中应密切观察,单肺通气经调整仍不能满意后应及时双肺通气,以保证病人安全。[关键词]双腔气管导管;胸腔手术;麻醉[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4)08(a)-0090-03随着胸外科的快速发展,双腔气管导管(DLT)使用范围越来越广,采用DLT麻醉技术可有效隔离双肺通气,有利于胸外科术野暴露及减轻对肺实质的损伤,防止因手术操作、机械通气等导致患侧肺部病变向健侧扩散。但是DLT插管对麻醉师的技术有一定要求,DLT到位与否非常重要,R术中还需要密切观察有无导管移位及气道压力的变化等,关于DLT技术国内外研究比较多,对导管的定位主要采用听诊法和纤支镜相结合的方法,该研究通过对该院2012年1月一2014年1月收治的247例DLT插管进行观察总结,为更好的进行肺隔离和保证术中氧合,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期胸腔手术患者247例,其中,贲门癌、食管癌根治术177例,单侧全肺或者肺叶切除术42例,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20例,纵隔肿瘤切除术8例。年龄17〜85岁,体重43〜82kg,男181例,女66例。ASAI-in级,分级标准:【级:正常健康。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II级: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III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IV级: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V级:病情危篙,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既往无明显心、肺疾病史,不存在气道内狭窄或气道外压迫病变。1.2方法患者入手术室后行Ph订ips监护仪(德国8004A)连续无创血压(BP)、心电图(ECG)、脉搏氧饱和度(SP02)监测,常规建立右颈内静脉通道(肺大泡切除术除外),输入林格液约500mL,行挠动脉穿刺置管连续监测动脉压。根据性别、体重选择DLT(爱尔兰Mallinckrodt),男F35〜F37,女F28〜F35,左侧剖胸者选右侧DLT,右侧剖胸者选左侧DLT,气管导管套囊表面均匀涂抹液体右蜡油润滑剂。常规备相应型号的单腔气管导管。麻醉诱导方法:依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4ng/kg,丙泊酚2mg/kg,琥珀酰胆碱(1.5-2)mg/kg,肌松后插入DLT,过声门后右DLT向右侧旋转导管90°,左DLT向左侧旋转导管90。,顺势送入DLT至有阻力向外退约2cm,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先用听诊法定位:两肺呼吸音与插管前比较,单肺通气时听诊通气侧上下肺呼吸音正常,非通气侧呼吸音消失。当位置不理想时调整导管深度,每次调整0.5〜lcm,直到满意;其次,观测单侧肺通气时呼吸波形和气道峰压(位置对应较好时一般单肺气道峰压在14〜28cmI120);无法调整患者将气管导管退至气管内,经纤支镜(上海医学医光仪器有限公司的XZ-10)定位引导送入相应左或右支气管。摆好侧卧位后,可用上述方法再次确认气管导管位置。1.3观察指标DLT到位成功例数,手术中需调整DLT位置的例数,单肺通气的时间。1.4统计方法应用SPSS13.0软件包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统计百分比描述的方法,采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土s)表示,采用t检验。2结果麻醉诱导后,247例患者中206例(83.4%)插管后经听诊法调整后顺利到位,其中158例(64.0%)经简单调整(30cmH20,SP02低于90%需采取间断双肺通气,其中15例(6.1%)闻及痰鸣音,FOB下看到明显痰液,31例(12.6%)需耍调整气管导管深度,经FOB重新定位或吸痰处理症状改善。见表1,表2。术中单肺通气时间为(112±23)mine表1患者插管情况统计表2患者术中情况统计3讨论随着胸外科手术的广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