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经济发展及其启示曲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8)摘要:以色列以占世界不到万分之二的土地、不到万分之三的耕地和不到1‰的人口,创造了年均经济增长6%左右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世界科技、军事、农业强国地位。以色列经济发展的情况对我们有所启示。关键词:以色列;高科技经济;工业经济;农业技术;资源;贸易中图分类号:F1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62X(2003)05-0068-05近两年来,由于我先后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和哈尔滨犹太人研究中心主任的身份,率团访问以色列,会见三任以色列驻华大使(南月明、沙雷夫、海逸达),中国驻以色列大使潘占林,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市市长奥尔梅特(2003年起任以色列副总理)、以色列外交部东亚司司长、科学院副院长塔德莫尔、硅谷城市———伊夫阿塔依姆市市长,加上以色列中国友好协会和以色列驻华使馆提供了大量资料,介绍了许多情况,安排了很多富有意义的参观访问活动,使我得以透视了以色列的全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色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000美元左右,与最发达的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相比尚有不小的差距。但是以色列取得经济发展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两倍,高于中国15倍以上的成就,是在建国只有55年历史、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取得的,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以色列是在与周边阿拉伯国家关系紧张、军费开支占GDP比重高达10%左右的重负之下,以占世界不到万分之二的土地、不到万分之三的耕地和不到1‰的人口,创造了年均经济增长6%左右的发展速度,取得了世界科技、军事、农业强国地位,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奇迹。概括起来是以下几个方面:一、以色列国土面积不大,却是世界人均生产具有创新、市场畅销产品高新科技企业能力位居第二的典型高科技经济国家以色列土地面积只有2.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的1/400,而且60%以上的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状态,又是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以色列人把高新技术产业放在优先地位加快发展,取得辉煌业绩。主要表现在:(1)以色列拥有数千家高新科技企业,主要涉及电信设备、软件、半导体、生物技术和医疗电子设备等广泛的领域,其中最成功的已经跻身于各自领域的世界领先地位。特别是1988年成为世界第8个独立向太空发射卫星的国家。(2)以色列2000年进出口总额为900亿美元左右,人均进出口15000美元,高于中国人均水平40倍。其中出口的400亿美元中有70%左右(280亿美元)是高新科技或技术含量高的产品。(3)以色列高新科技能力与水平得到世界知名跨国公司认可,微软、IBM、英特收稿日期:2003-05-20作者简介:曲伟(195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从事国企改革、国际经济问题研究。·68·就成立了。大量受到过高等教育的难民从纳粹控制下的欧洲涌入,为以色列科技力量的集聚做出了重大贡献。二是以色列把国内生产总值的2.2%投入到研究与开发领域,在世界上仅次于日本和瑞典,与德国持平,居世界第三位。以色列政府每年向高科技企业投入的资金在4亿美元以上。三是以色列每万人中拥有的科技人员数量51人,仅次于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比美国多14人,比法国多4人,比加拿大多18人。以色列劳动力中有20%以上是大学毕业生,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世界比例最高的国家美国,高于加拿大(17%)、英国(12%)、意大利(8%)。四是以色列的工程师比例居世界之冠,达到每万人135名(美国只有85名);拥有医师28000人,是世界上人均拥有医学博士最多的国家;以色列学术研究人员在国际期刊上发表的科学论文,每万人达110篇,也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多。五是以色列注重吸引国外投资,发展高新技术企业,1998年海外向以色列高科技公司投资24亿美元,1999年为37亿美元,2000年多达40多亿美元。从以色列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一是以色列取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6000多美元的发展水平,达到了许多资源丰富国家没有达到的发展水平。中国按人均也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应该借鉴以色列发展高新科技产业的经验。二是以色列取得世界科技强国的地位,得益于在国防开支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不惜重金用于科技开发与研究,实行开放的政策吸引外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中国在发展中也面临许多财政需求,但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