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主要成矿系列与矿床成矿规律研究廖香俊1,2,王平安3,丁式江2,黄香定2,董法先3,刘晓春3,雷伟志3(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30074;2.海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海口570206;3.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海南岛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成矿规律、成矿系列与我国华南或南岭地区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印支期与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及其成矿强度明显高于燕山期同类型矿床成矿系列,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本文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海南岛的矿床(点)归并为9个矿床成矿系列,成矿时代从新元古代开始,一直到新生代第四纪。成矿作用方面,岩浆活动和风化2沉积作用对工业矿床的形成贡献最为有利。关键词:矿床;成矿系列;成矿规律;海南岛:P612文献标识码:A0引言海南岛是我国环太平洋构造—岩浆—成矿带的重要区段。上世纪20年代末开始地质调查以来,已发现近90种矿产、200多处矿产地,西部有著名的石碌富铁矿以及抱伦和戈枕带的金矿,东部蓬莱地区的铝、钴、宝石以及东海岸的砂矿等也都很有规模。前人对海南岛地质调查、矿产勘查与研究已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127;一些学者也探讨了成矿规律和成矿系列的问题8220。但对某些矿床的成因认识仍然存在许多争论,因而对成矿规律的总结也有进一步提升的必要;特别是以成矿系列学术思想为指导进行系统的成矿规律研究仍显不足。本文目的是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最近完成的地质调查项目利用最新的勘查与科研成果,开展综合全面的矿床成矿系列与区域成矿规律研究,以便从更高层次上理解海南岛的成矿规律,开阔矿产勘查部署的指导思路。1海南岛成矿地质背景海南岛处于华南板块南部,岛内近EW向断裂带最为醒目,其次为NE向和NNE向断收稿日期:2005203209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项目“海南岛高品位大型热液金矿床调查预测与典型矿床研究”(编号200110000003)和“中国成矿体系与区域成矿评价”(编号K114)。作者简介:廖香俊(19612),男,高级工程师,在职博士生,专业地球化学,主要从事地质勘查和地质环境工作。通讯地址:570206,海南省海口市南沙路88号,海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E2mail:liaoxj@hi。地质力学学报1882005©1994-2013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wwcnki第2期廖香俊等:海南岛主要成矿系列与矿床成矿规律研究189裂,近SN向和NNW向断裂一般规模较小。以九所—陵水断裂带(图1之F1)为界,分为南北两个不同的大地构造块体,由北部的华南褶皱系和南部的琼南微陆块(南海地台)构成。华南褶皱系以王五—文教断裂带(图1之F2)为界,又划分为南部的五指山褶皱带和北部的雷琼断陷(琼州海峡及其两岸地区)224。南海地台基底为中元古界长城系抱板群225,形成于中岳(四堡)运动,在三亚地区发育含磷、锰、硅质的碳酸盐建造,盖层褶皱变形发生在加里东期。五指山褶皱带在长城—志留纪为地槽阶段,形成复理石和火山碎屑岩建造,经历了中岳、晋宁、加里东等构造运动,加里东期地槽褶皱封闭;泥盆纪—早三叠世为准地台阶段,发育碳酸盐和碎屑岩建造,印支运动结束准地台发展历史;中三叠世—第四纪为大陆边缘活动阶段,中晚三叠世和侏罗纪以岩浆侵入和喷发为主,白垩纪开始陆相沉积;喜山期以断陷作用为主,新生代初期北部沉降形成雷琼断陷及海陆交互相沉积,同时喷发堆积了多期基性火山岩。岩浆岩出露面积约占全岛50%。抱板群中的片麻状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是岛内最老的侵入岩,时代为长城纪(岩浆型锆石77个Pb2Pb年龄平均值为1397±46Ma)13。花岗岩类侵入体出露面积占全岛1Π3以上,以海西、印支和燕山期为主,主要有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正长花岗岩、花岗斑岩等,二长花岗岩所占比例超过侵入岩总出露面积的60%。海西—印支期花岗岩类分布在五指山褶皱带的北偏西部;印支期花岗岩类分布最广,主要在五指褶皱带内,常形成岩基和大岩体,岩性主要有黑云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正长花岗岩,如琼东南尖峰岭中粗粒斑状黑云母正长花岗岩体黑云母ArΠAr坪年龄为23616±315Ma(图1,2A);燕山期花岗岩类分布在五指山褶皱带和三亚台褶带,既有成岩基状的巨大侵入体,有岩株和岩脉,侵入体形态大多受不同方向断裂构造的制约。图也图2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