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正:社会和谐的基石——解读“十六字心经”的启示【摘要】"十六字心经"对后世影响极大,笔者从对他的释疑开始,认识到"心经"对"危微之心"的重视,是为了"执中";而礼法"同心"才能最终实现"公正",达到"和谐".今天,我们需要重新解读"心经",挖掘其"中"的原始深意,以便更好的为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服务.【关键词】"十六字心经""道""中""心"和谐社会一,解读"十六字心经""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大禹谟》),在历史上被盛誉为"十六字心经",其来历大致如此:帝尧在禅位给舜时告诫他"允执厥中",帝舜在禅位给禹时也如是叮咛,并在此前增加了三句话.之所以又增加三句话,原因在于舜认为心灵只有达到前三句境界,行为才能"中".据考古学家及训诂学家考证:中,以口象四方,以l界其中央;最早的"中"是氏族社会中的徽帜,古有大事则建"中"以集众;"中"也是古战场王公将帅用以指挥作战的旗鼓合体物之象形.古人立"中"位而号令指挥,为的是众人共同生存的公益,因此其所在的"中"位就代表着"公正".其实,《尚书》尚"中"的思想比比皆是;《中庸》也主张"执两用中",其"中"都代表"公正,中立",即要统治者拥有公正之德,保持中间立场."允执厥中"就是"保证行为公正"之意,关于此句的理解基本无异议.那么,心灵应处于怎样的境界才能"确保行为公正"?对这一点的看法歧义较大,其中争议的关键是对"危"的理解.以朱熹为代表的一些人,认为"危"是"危险","变动不居","不安全"之意,笔者在查阅了一些文献后,认为"危"应解释为"警惧","谨慎"之意.理由如下:其一,从经济与文化间关系来看."十六字心经"形成于尧舜禹时代,也就是孔子认可的"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世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运》),私有制还未产生,人没有私心可言,也就不存在"人心险恶"的说法.只有到了后世,人各亲其亲,私心胜于公心,私有制产生,才会有"人心险恶"一说,也才会从思想文化上有所表现.朱熹68《当代经济}2007年第1期(下)等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其根本原因正基于此.其二,从文本考据看."十六字心经"最早见于《尚书》,而《尚书》反映的时代,也就是西周及之前,还没有见于文字的"人性"讨论,更遑论"人性"的属性了.若"危"解为"危险",则意味着"人心是危险的",也就隐含着人性是危险的,恶的判断.实际上时人认为:惟民生厚,因物有迁(《君陈》),则意味着人性本善.所以包括孔子在内的多数古代思想家倾向于"人性"本善.何况,若古人认为人心是危险的,人性是恶的,则当行为人触犯刑律应受罚时,就可直接推断行为人用心不良,大可不必区分行为人动机的善恶及主观状态的故意或过失;然而,事实恰恰相反,详见后文.其三,从传统主流文化看.古人一直推崇这种"谨慎小心","警惧"的文化传统,如"君子乾乾夕惕,若厉,无疚","或跃在渊,无疚"等,就是要人早晚保持小心谨慎,如临深渊的状态.孔子也曾批评子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不足取,认为只有"临事而惧"方可成就大业.总之,君子应该"戒慎乎其所不闻,恐惧乎其所不睹",这种"见乎隐,显乎微"而"慎其独"的"警惧"文化传统,是与《尚书》"危微之几"思想一脉相承的.对"危微"做出明确释义的是苟子,他认为:处一危之,其荣满侧;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日:"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唯明君子而后能知之."危"即解为"警惧","谨慎"之意.综上所述,这段话的大意即为:人心应该时时警惧,道心应该细致入微,心灵应该集中专一,行为才能(体察天道)确保公正.由此可见,要做到"处事公正"何其不易,先贤圣王尧舜禹尚且如此谨慎小心,时时警惧,何况吾辈后人.二,礼法"同心"——实现"公正"的途径"十六字心经"是最早关于道,心与行的关系的阐述,对后世影响极大.能否"执中"取决于"心"对"道"的体验,所以"心"才不得不时时保持于"危微"之际,警惧外界及心灵自身,以保证行为合于"道","中","心"的作用如此重大,难怪古人不屑于专使用刑,而重视教化的功用.历史是有根的,诚如"十六字心经"所要求的,为达到"公正",礼法共同对"人心"给予了重视.当行为人不"用心"时,就会反过来依据"心"即主观状态的不同追究责任.反映到礼法上,法律对行为人主观状态进行了细致的区分.实行对故意犯,惯犯从重,过失犯,偶犯从轻处罚的刑法原则(《舜典》),刑与不刑,视其主客观恶性程度,全面审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