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打出一段纸带如图所示。每隔四个点(图中未画出)取一个计数点,纸带经过2号计数点时,测得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m/s。若实验时交流电源频率大于50Hz,则纸带经过2号点的实际速度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测量速度。2、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由图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该小组同学根据图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3、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2)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________s。(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________。(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________。4、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用器材由: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③用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向下滑,重复步骤②、③;⑤多次重复步骤④;⑥利用试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图,如图(c)所示完成下列填空:(1).用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与、和的关系式为_________。(2).由图(c)可求得_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5、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滑块的运动,接通气源.当空气从导轨两侧稳定喷出时.发现滑块与气垫导轨没有直接接触,装置能正常使用,调节导轨水平.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滑块上.另一端固定在钩码上.(1)该同学用图乙中的螺旋测微器测得遮光条的宽度L=________mm.(2)该同学将滑块由图甲所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在钩码的牵引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配套的数字秒表记录了遮光条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遮光条从开始遮住第一个光电门到开始遮住第二个光电门的时间为.则滑块经过光电门I时的瞬时速度________;经过光电门2时的瞬时速度________.滑块的加速度大小_______6、利用图甲装置可以做力学中的许多实验.(1)利用图甲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要的措施是__________.A.细线必须与长木板平行B.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小车的质量远大于钩码的质量D.平衡小车与长木板间的摩擦力(2)利用图中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得到一条纸带,打出的部分计数点如图乙所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①图乙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_________s;②计数点E对应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E=_____(时间间隔用T表示);③为了充分利用记录的数据并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时间间隔用T表示).7、某兴趣小组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倾斜的球槽中放有若干个小铁球,闭合开关S,电磁铁吸住第1个小球。手动敲击弹性金属片与触头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