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学IgM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临床意[摘要]目的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几种常见病原体进行血清学检测,从而评价血清学IgM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60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调查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血清IgM进行检测,测定患儿血清中CMV-IgM.HSV-IgM.EBV-IgM.RSV-IgM、MPM-IgM的情况,分析抗体阳性率、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抗体阳性率的差异。结果本次研究检测出IgM抗体阳性率为76.7%,其中,CMV-IgM阳性率为17.2%,HSV-IgM阳性率为9.7%,EBM-IgM阳性率为9.2%,RSV-IgM阳性率为20.8%,MPM-IgM阳性率为19.7%,各类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35.98,P0.05)o6岁组为78.0%,不同年龄组间抗体的阳性率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9.14,P6岁组的阳性率(49.30%)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血清学IgM检测能够作为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早期指标,在临床合理用药、降低患者不必要经济损失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关键词]儿童;呼吸道感染;血清学检测;IgM[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3)05(c)-0074-03呼吸道感染是儿童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因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儿童死亡占儿童死亡率的20%左右。然后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呼吸道的细菌感染呈现出下降趋势,而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引起的呼吸道感染逐渐增多,占儿童呼吸道感染的80%,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构成巨大的危害,因此快速明确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对临床合理制定治疗方案、减少抗生素滥用、降低患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通过对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几种常见病原体进行血清学IgM检测,用于对儿童呼吸道感染进行病原诊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2011年1月〜2012年8月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60例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年龄0.5〜9.3岁,平均(4.4±2.1)岁;男210例,女150例。1.2方法采集患儿静脉血1〜2mL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血清IgM进行检测。血清中CMV-IgM(巨细胞病毒IgM).HSV-l-IgM(单纯疱疹病毒1型IgM)、EBV-IgM(EB病毒IgM)、RSV-IgM(呼吸道合胞病毒IgM).MPM-IgM(肺炎支原体IgM)采用深圳安群生物工程公司试剂盒检测,实验操作和结果判断按照说明书进行。实验时设定阴性对照(平均吸光度0D值5)和空白对照。待测标本用标本稀释液1:40稀释,分别取100uL阳性对照、阴性对照及已稀释待测标本上清液于相应孔中,空白对照孔加100标本稀释液。在37°下度孵育30min,加底物后混匀放置,加入中止液,于405nm用酶标仪测定各孔0D值。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o2.3年龄与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的关系通过对年龄进行分层分析,6岁组为78.0%,不同年龄组间抗体的阳性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x2=19.14,P6岁组的阳性率(49.30%)高于其他年龄组。见表2。3讨论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免疫功能相对较弱,加上呼吸系统的生理特点,较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目前,呼吸道感染成为儿科最为常见的疾病,由于抗生素的广泛运用,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类型也逐渐转变为以病毒及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为主。因此快速明确感染的病原学诊断,对临床合理制订治疗方案、减少抗生素滥用、降低患者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人体在感染CMV、HSV、EBV.RSV、MPM等病原体后,血清中能产生特异性抗体IgM及IgG,其中IgM抗体出现时间较早,通常在感染后1周出现,3〜4周达到髙峰,呼吸道感染潜伏期一般为2〜3周,在患者就诊时IgM达到较高水平,此外,IgM抗体在年轻患者中浓度较高,而在大龄患者中很难检测到,因此可作为呼吸道感染儿童临床检测效果较好的诊断指标1。人群中的CMV初次感染通常发生在2岁以下,而半岁以后的婴儿容易发生HSVT原发感染,在我国3〜5岁儿童EBV感染率达90%以上[2],这些病毒通常呈隐性感染,少数有临床症状且除了引起特定部位感染外,几乎所有器官均可累及,RSV是小儿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及间质性肺炎等,母传抗体不能预防RSV的感染发生,因此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