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探索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科技进步更是日新月异,尤其在公路工程施工技术方面。灌浆作为一种新型的施工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施工及其它工程施工当中。关键词:公路工程;灌浆施工技术:X734文献标识码:A:引言公路灌浆法是把灌注材料通过钻孔或路基塌陷处的出口进行灌浆,其目的是强化土层、充填洞隙、拦截地下水流、加固地基。公路灌浆法就是一种新的施工技术。该技术可节约工程投资、提高工程质量、减少道路维护费和车辆事故。一、灌浆技术1、灌浆强度控制标准。灌浆后,杂填土承载力标准值要求达到130kPa,淤泥或淤质土fk值80kPa-100kPa,粉细砂fk值大于1l0kPa;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小于130kPa;施工控制标准。施工控制标准是获得最佳灌浆效果的保证。本次灌浆对象之一的杂填土,由于均一性差、孔隙变化大、理论耗浆量不定,故不单纯用理---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论耗浆量来控制,同时还按耗浆量降低率来控制,同时还按耗浆量降低率来控制,即孔段耗浆量随灌浆次序的增加而减少。2、灌浆段选择。本次灌浆分两个灌浆段,即第一灌浆段为杂填土范围;第二灌浆段为淤泥或淤泥质土和粉、细砂范围。3、浆材及配方设计。浆材采用两种配方的纯水泥浆,在第一灌浆段水灰比为0.5,在第二灌浆段为0.75。若杂填土中局部孔隙较大,导致灌浆量过大时,采用水:水泥:细砂=0.75:l:l的水泥砂浆灌注。4、灌浆孔位布置。灌浆孔采取梅花形分布,假定灌浆体的厚度b为1.66m,则灌浆孔距L=2×(r-b/4)1/2=2×(15-1.66/4)1/2=25m,最优排距Rm:r+b/2=1.5+1.66/2=233m。5、灌浆孔孔深。根据工勘资料,暂定孔深35m-6.0m,平均约4.5m,以孔底到粘性土层为准。6、灌浆压力。由于灌浆压力与土的重度、强度、初始应力、孔深、位置及灌浆次序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又难以准确地确定,因而本次灌浆的压力通过灌浆试验来确定。现据有关公式计算,暂定灌浆压力在:第一、第二灌浆段灌浆时分别为0.1Mpa-0.2MPa、0.3Mpa-0.4MPa,在灌浆过---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再作适当的调整。7、灌浆量。灌浆量主要与灌浆对象的体积v、土的孔隙率n和经验系数k值有关,据Q=Kv·n公式,理论估算杂填土、淤泥或淤泥质土和粉、细砂的单位吸浆量分别为0.35m,0.28m和0.18m。二、灌浆施工1、灌桨方式1.1纯压式灌浆即单纯的把浆液沿灌浆管压入钻孔而不返回循环,适用于裂缝较大的岩层,孔深不大(如10-12m),并用较浓浆液灌注,缺点是:容易堵塞细小的裂隙的进口,阻碍灰浆填满缝隙,效果难令人满意。1.2循环式灌浆又分孔口和孔内循环,孔口循环为浆液仅在孔口进行循环,实质上还是一种纯压式。孔内循环则是用内外两管之间的空隙返回到孔外。此法特点是:浆液在段中始终保持流动状态,减少了颗粒沉淀,灌浆质量较高,应用广泛。2、灌浆顺序2.1一次灌浆法(单级法):即将孔一次钻到全深再沿钻孔全长进行灌浆,适用于孔深2.2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逐段法):为自上而下分段钻孔和灌浆,它可采用较高的灌浆压力,因而能获得较好的灌浆质量,并可减少施工中的事故,在岩层倾角比较发育和岩层比较破碎的地区,应首先---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考虑此法,开始钻孔3-5m深,随即冲洗,压水,灌浆,待灌浆凝固后(不少于36h)}再进行下一段钻孔和灌浆工作,但较费时间,且须多次移动钻机和灌浆机械。2.3自下而上分段灌浆法(孔塞法):钻孔一次钻好,自下而上分段(3~5m)灌浆,灌浆时以灌浆塞分段塞孔,允许上段灌浆紧接在下段结束时进行,不用搬运灌浆设各,加快了施工速度,但质量不易保证,适用于岩层倾角不大,岩石比较坚硬完整的地区。3、灌浆控制灌浆过程中,在某一级压力下,单位吸浆量超过一定限度如100Lmin,则应降低一级压力,继续灌注,压力分级不宜太多,可以分成二个或三个阶段,采用三级时,压力可选0.4P1,0.7P1,P1,(P1为规定压力)或O.SP1,0.8P1,P1。至于单位吸浆量的上限和下限,可以根据岩石的透水性,视帷幕中不同的部位及灌浆次序而定,一般上限为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