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与鲁迅《风筝》的精神“遇合”2006年9月第三期(总第71期)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JournalofHebeiYouthAdministrativeCadresCollegeSept.2006No.3Set.No.71三毛与鲁迅《风筝》的精神"遇合''刘素萍,翟思成(1.石家庄铁道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43;2.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河北石家庄050031)摘要:鲁迅在《风筝》中主要提出了"对儿童的精神虐杀"问题和"中国人的健忘症"问题.三毛与鲁迅《风筝》的精神"遇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弟弟"般的寂寞孤独和"弟弟"般被虐杀的命运.但三毛没有重复"弟弟"般靠"遗忘"麻术自己的悲剧,而是通过反抗最终走出了"家长本位"的阴影,在"漫漫黄沙万里天"的撒哈拉沙漠中寻找到了自己的"自由".《风筝》在三毛心中能够产生如此生长的力量,体现了鲁迅作品深刻的影响力.关键词:三毛;《风筝》;精神"遇合":I210文献标识码:A:1008—5912(2006)03—0067—03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鲁迅以其丰富的文学乳汁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作家.而出生在大陆,成长于台湾的三毛也是吮吸鲁迅思想"乳汁"成长的作家之一.在一般人的心目中,鲁迅和三毛是两类毫无关系的作家,二者之间几乎没有交叉值与结合点,鲁迅在国人心目中是严肃的,冷峻的形象,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1《r65舯,一生为家族,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努力;三毛则是台湾的一名通俗作家或游记散文作家,是撒哈拉的精灵,是一位一生只关注个性自由的小女子.然而,作为一名阅读者,三毛和鲁迅的作品曾经有过一次不经意的接触,但这次阅读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她不仅几十年后还在自己的文章中亲口提到了鲁迅作品对自己的直接影响,而且纵观三毛的为人为文,也可以看出当年三毛与鲁迅作品的碰面是一次深刻的精神"遇合".1948年,三毛随父母去台湾,当时她6岁,刚上小学,对太浅的语文课不感兴趣,却特别爱读《国语日报》,《东方少年人》,《学友》等报刊,有时还偷读鲁迅,冰心,郁达夫,巴金,老舍等人的"禁书".到八十年代,三毛在回忆自己小时候读书的历史时,曾经说过:"记得我当时看了一篇大概是鲁迅的文章,叫做《风筝》,看了很感动,一直到现在还记得内容."圈这是一句不太被人关注的话,至今未见有文章就此进行探讨,但笔者却认为在这句看似淡然的回忆中,隐含着三毛深刻的人生体验.《风筝》是一篇什么样的作品?6岁的三毛为什么"很感动"且"一直到现在还记得",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挖掘的问题,从中可以看出三毛的思想发展轨迹.在鲁迅的作品中,《风筝》并不像《药》,《祝福》等属于家喻户晓的作品.《风筝》选自散文诗《野草》,大致故事如下:"我"的故乡流行在春二月放风筝,由于"我',_一大哥"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意",所以也就不许深爱风筝的弟弟放.当"我"有一天发现弟弟在偷着做风筝时,气得立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出走,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等到"我"后来到日本留学,收稿日期:2006—04-15作者简介:刘素萍(1963一),女,河北平山人,石家庄铁道学院汉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当代文学,教育理论.翟思成(1958一),男,河北盐山人,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编审,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青少年问题,文学理论.67懂得了"游戏是孩子的权利"之后,对自己当年的行为无比懊悔,于是向已经成年的弟弟表达了自己真切的歉意,希望得到弟弟的谅解,没想到弟弟却说:"有这样的事吗",弟弟的遗忘将鲁迅由一种悲哀带入到更大的悲哀之中.《风筝》通过对"弟弟"偷做风筝一事的回忆,探讨的是两个很严肃的问题:即"对儿童的精神虐杀"问题和"中国人的健忘症"问题,尤其是前者.早在1919年,鲁迅就发表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提出了"以孩子为本位"的观点,并说:"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闭,这在有着几千年封建礼教史的中国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但到了《野草》时期,鲁迅心痛地发现,历史没有因为自己的"呐喊"而改变,"弟弟"依然生活在虚妄与说谎之中.鲁迅有一种走进"无物之阵"t31H'的悲哀,面对的是"无物之物则是胜者"[31(1'215'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