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氰酸醋类综述2.1.1异氰酸醋类化合物的主要理化性质、检测方法与测试要求异氰酸醋类化合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异氰酸醋基团(NCO)的一类化合物,可制成一系列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也用于改进塑料、织物、皮革等的防水性。目前使用较多的有二异氰酸甲苯醋(TD)I、二苯甲撑二异氰酸酷(MD)I、甲基异氰酸醋(MCI)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酷(PIDI。异氰酸醋的分类及性质分子式:RNO;结构:R-N=C=O名称分子量状态溶解性沸点凝固点大气中的极限mg/m3二异氰酸甲苯醋(TDI、174.16淡黄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有机溶剂。251℃13.2℃0.035二苯甲二异氰酷(MDI)、250.26白色或黄色固体易溶于有机溶剂。190℃36-39℃0.050甲基异氰酸醋(MCI)57.06无色清亮液体15℃时水中溶解度39.1℃20℃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酷(IPDI)。300—400棕色液体易溶于有机溶剂170℃8。℃0.0452.1.2异氰酸醋类化合物在环境(地表水、土壤、地下水)中的存在及危害在自然界中没有异氰酸醋类化合物存在,只有依赖合成制得。二异氰酸甲苯酯(TDI)是制造聚氨酯泡沫塑料、弹性体、涂料、合成橡胶、粘合剂等的重要原料。TDI通常是2,4-TDI和2,6-TDI两种异构体的混合物,TDI的大鼠经口LD50为3060mg/kg,大鼠吸入LC5098.96mg/m3(4h),兔经皮肤LD50>19g/kg。人对TDI的嗅阈0.35~3mg/m3;3~3.6mg/m3对粘膜有刺激,27.8mg/m3对眼和呼吸道严重刺激。美国将TDI的IDLH(立即危及生命和健康的浓度)定为17.8mg/m3,在这样的浓度下,停留时间不得超过30min。根据吸入毒性,属剧毒化学品,经口和经肤的毒性很低。TDI的吸入毒性虽然很高,但由于沸点高,挥发性低,在生产环境和事故情况下却很少发生急性中毒。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炎甚至引起溃疡,但不经皮吸收。浓度低时可对眼鼻粘膜刺激,产生眼刺痛感、流泪、发痒、视觉模糊和眼结膜充血以及感冒样发作等,长期接触低浓度TDI,能影响呼吸功能,主要表现为第一秒钟的时间肺活量下降。高浓度时,可发生急性哮喘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咽干、剧烈咳嗽,胸闷,呼吸困难,个别人可能有缺氧,紫组甚至昏迷等症状,肺部可闻干罗音及散发水泡音,X线检查可见肺纹理增多。部分人经上述一次或数次发作后,产生了过敏性,只需极微量就能引起典型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发病率约为15%。MDI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大鼠经口LD50为31600mg/m3;大鼠吸人LC50为369一490mg/m3,兔经皮LD50>10000mg/kg;依据“化学物质急性毒性分级’场田MDI急性经口、经皮表性属于低毒类,但吸入毒性属高毒类。MDI对动物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嗅觉上皮细胞基底细胞增生,并在动物研究中发现皮肤接触异氰酸醋是引起呼吸道过敏性哮喘的重要危险因素。在高浓度组中胎盘、胎儿的重量显著下降,胎儿骨骼增长速度缓慢,可能与其母体的染毒有关。甲基异氰酸醋(MCI)毒性:由于MIC在水中易分解,故进入血流的可能性很小。主要是呼吸道、皮肤、眼的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肺炎、肺水肿、反射性呼吸骤停。眼角膜溃烂和晶体混浊等、人体于0.89mg/m^3下,吸入1~5分钟,4名受试者均无应;4.46mg/m^3时有3名流泪及鼻刺激;随着浓度的增加,眼和呼吸道的刺激症状渐明显;46.83mg/m^3时受试者感到刺激性不能忍耐超过50mg/m^3的浓度,可引起皮肤水肿,组织坏死。对肺的损害:浓度超过50mg/m3时,还可导致化学性肺炎与肺水肿,甚至引起ARDS。未死者常伴继发感染致呼吸窨迫,肺功能受损,日久尚可形成肺纤维化。浓度很高时,也可因支气管痉挛致窒息。此外,尚可引起呼吸道过敏反应,加重呼吸困难和肺水肿。远期影响目前尚难确知。本类化合物的急性毒性并不很大,因此,在“博帕尔事故”发生前人们对MCI的毒性还不太注意。1984年12月印度博帕尔市郊联合碳化公司发生MCI外溢事件,造成2,500多人死亡,20多万人中毒的重大事故,更引起了毒理学家对该类化合物毒性的关注。后来对MIC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动物的毒性反应与“博帕尔事故”幸存者调查的资料相类似,主要是呼吸道、皮肤、眼的刺激作用;高浓度可引起肺炎、肺水肿、反射性呼吸骤停。眼角膜溃烂和晶体混浊等、其作用机理认为是MCI水解产物如甲胺、二甲基豚等可与机体的蛋白质、细胞膜磷酷等反应所致,但也不排除TDI样致敏作用,作者建议应对“博帕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