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269-01【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周围烈小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临床统计了38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采用双排螺旋CT机进行全胸容积多平面重建和横断高分辨薄层扫描,观察统计患者的肿瘤征象显示情况。结果:全胸容积多层面重建显示分叶征35例子,细支气管气相18例,血管集束征33例,胸膜凹陷征31例,棘突征32例,短毛刺征33例,空泡征4例,肿瘤的显示情况明显优于横断位薄层扫描。结论: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关键词】多层螺旋CT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价值肿瘤直径在2cm以及2cm以下的原发于肺段以下的肺癌,就叫做周围型小肺癌。在临床上,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实际临床治疗都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探索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小肺癌的诊断价值,观察实际临床诊断中对肿瘤征象的显示情况,为实际临床周围型小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起到及时发现周围型小肺癌病症,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从而降低患者的病死率的作用,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帮助。❷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临床统计了38例周围型小肺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为24例,女性患者为14例,均经过病理证实周围型小肺癌。年龄从37〜72岁,平均年龄为57.1岁。38例患者中,9例为鳞癌,18例为腺癌,4例为细支气管肺泡癌,7例为小细胞癌。38例患者的病灶直径最小0.8cm,最大1.6cmo病变的部位23例在右侧,15例在左侧。其中12例在右肺上叶,5例在右肺中叶,6例在右肺下叶;8例在左肺上叶,7例在左肺下叶。1.2诊断方法:采用双排螺旋CT机,38例患者均行全胸容积多平面重建,以及行横断高分辨薄层图像扫描。扫描以lOmm为层厚参数,4mm为层距参数,2.5mm为重建层厚参数,管电流参数为40~50mA,管电压参数为120RV,连续扫描自肺尖至肺底,薄层扫描的层厚为广加m。观察统计扫描对肿瘤征象的显示情况,包括了肿瘤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细支气管气相、棘突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短毛刺征等,作和应的对比统计分析。❷2扫描结果通过扫描,全胸容积多平面重建对肿瘤征象的显示情况为分叶征35例,扫描率为92.1%,细支气管气相18例,扫描率为47.4,血管集束征为33例,扫描率为86.8%,胸膜凹陷征为31例,扫描率为81.6%,棘突征为32例,扫描率为84.2%,短毛刺征为33例,扫描率为86.8%,空泡征为4例,扫描率为10.5%;而横断位薄层扫描对肿瘤征象的显示情况为分叶征26例,扫描率为68.4%,细支气管气相为8例,扫描率为21.1%,±管集束征为23例,扫描率为60.5%,胸膜凹陷征为20例,扫描率为52.6%,棘突征为30例,扫描率为78.9%,短毛刺征为34例,扫描率为89.5%,空泡征为11例,扫描率为28.9%。两种扫描对肿瘤征象显示中,全胸容积多平面重建在分叶征、细支气管气相、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棘突征等肿瘤征象显示明显优于横断位薄层扫描,而短毛刺征的显示两种扫描显示情况相差不大,分别为86.8%和89.5%。空泡征显示中,全胸容积多平面重建只有10.5%,而横断位薄层扫描却有28.9%,高于全胸容积多平面重建的显示情况。总的来说,全胸容积多平面重建对肿瘤征象的显示情况明显优于横断位薄层扫描,现将两种扫描对肿瘤征象显示情况统计如下表:❷3讨论肺癌中恶性肿瘤种类最常见之一就是周围型小肺癌,并且它的发病率还存在明显的上升趋势,冃前对周围型小肺癌的可靠诊断方法是CT检查。行CT诊断主要是根据肿瘤的边缘征象特点进行,比如周围型小肺癌最常见的基木征象一一分叶征,由于肿瘤细胞半长速度不同、分化程度不一,以及进入肿瘤的支气管分支、血管分支、结缔组织等引起肿瘤牛:长受限,从而产山了陷窝,就形成了分叶的形态。再比如细支气管气和,直径越为1mm,呈细条状的空气密度影,有的呈小泡状,常常在连续数个相邻的层面上可见,见于腺癌或细支气管肺泡癌。还有血管集束征,血管贯穿肿瘤或在肿瘤边缘中断,周围的血管向结节聚集。累及动静脉,静脉累及中,鉴别良性还是恶性意义重大。而胸膜凹陷征则根据扫描的方位不同,呈现出的形状会有所不同。当扫描层面平行于凹入中心的时候,显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