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高征产后大出血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以下简称妊高征)患者产后大出血的护理效果及特点。方法:通过对50例妊高征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观察,针对出血病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护理措施,并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50例妊高征产妇能够有效控制出血量,并能使产后大出血患者在短时间内使血压恢复正常。结论:妊高征的护理关键在于产前的监测和严密观察,并在出血发生后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而减少和控制大出血的发生。[关键词]产后大出血;妊高征;护理[]R473.71[文献标识码]C[]1673-7210(2010)06(a)-119-02妊高征产后大出血是指妊高征产妇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是产科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及时做好产后出血患者的预防及护理工作,可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现就我院从2004年6月---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08年5月收治的51例妊高征患者关于产后出血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并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1例患者年龄最大38岁,最小19岁;平均26岁。患者入院时收缩压大于17.3kPa(130mmHg),舒张压12.0kPa(90mmHg)。第一胎31例,第二胎20例。头位31例,臀位12例,横位5例,双胎2例。出血时间产时出血13例;产术时至产后24h内出血21例;产后7d出血16例。出血量500~600ml18例,600~700ml14例,700~800ml10例,800ml以上9例;子宫收缩乏力18例,软产道损伤8例,胎盘剥离不全1例。1.2护理措施1.2.1产前护理1.2.1.1产前监测实施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妊娠早期于16周测量1次血压,以后定期检查,尤其是在妊娠36周以后,每周测量血压及体重的变化、有无蛋白尿及头昏等自觉症状。1.2.1.2一般护理要尽量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幽雅、清洁的室内环境,使患者感到最大的安全感,使其心理和生理上首先得到安慰,使患者身心感到愉悦。1.2.1.3饮食休息指导患者进行正常的饮食与休息。饮食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无刺激食物为主。严格---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控制钠盐的摄入以每日不超过3g为准。1.2.1.4体位为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嘱患者尽量采取左侧卧位,以防止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1.2.1.5护理巡视加强护理巡视,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1.2.2产后护理1.2.2.1出血的护理产后短时间内大量失血可迅速发生休克,严重危及产妇生命。因此应特别重视产时出血的预防与治疗护理。1.2.2.2子宫收缩乏力的护理子宫收缩乏力可导致大量出血,临床上常用按摩子宫的方法止血,比较简单、有效、实用。1.2.2.3按摩子宫用一手置于产妇腹部,触摸子宫底部,拇指在子宫底前壁,均匀而有节律地按摩子宫,是最常用的手法。每隔10~15min按摩一次,每次按摩3~5min;每次按摩时注意子宫底的位置、软硬度、出血量的多少;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表情的变化,以防休克发生。1.2.2.4宫缩剂的应用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适应证选择使用宫缩剂。因缩宫素、麦角新碱、垂体后叶素等药物,可使毛细血管及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故高血压及心功不全患者忌用。1.2.2.5软产道损伤的护理第二产程时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同时要注意保护好会---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阴,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点滴催产素,以防产后出血,同时注意监测血压。1.2.2.6凝血障碍的预防和护理加强孕期保健,针对不同病因、疾病种类进行治疗护理,必要时早期终止妊娠。妊娠合并血液病、妊高征、巨大儿等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应提前收住院待产,便于及时处理。1.2.2.7休克的预防和护理产后2h内应继续留在产房密切观察脉搏、血压、呼吸、表情、意识的变化,观察阴道出血量,会阴伤口,肛门有无坠胀等。要密切观察,每隔10min左右检查宫底并进行按摩,挤出宫腔内的积血。抢救休克补充血容量是关键,补液不足可能导致抢救失败,过多可能导致肺水肿和心衰而加重病情,应提高警惕。1.2.3心理护理妊高征患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焦虑紧张的情绪可使患者的血压在原来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上升。护理人员要消除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