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10-17周的临床效果观察左德升(景东县计划生育服务站676200)【屮图分类号】R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9-0171-02【摘要】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孕10-17周引产效果进行观察。采用的方法是对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与依沙卩丫噪引产的效果和副作用进行观察对比。观察结果是前者引产成功率为98.2%,后者引产成功率为95.7%,前者引产效果明显高于后者,即产程较后者缩短,产后2h出血量及胎盘,胎膜残留率明显降低。目前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屮期妊娠引产已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痛苦小,流血少,并发症少的非手术终止妊娠的方法。【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中期妊娠引产据我站2006年至2011年统计实施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屮期妊娠引产350例,依沙卩丫唳引产46例,现将两种药物引产效果进行对比,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取得较好效果,冃前己成为本县计划生育工作屮的一项有效措施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我站2006年对孕10—17周H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健康妇女396例采用药物引产,年龄16-42岁,孕1一3次,经妇科检查,B超提示正常宫内妊娠,血、尿常规化验,肝、肾功能均正常,无米非司酮醇米索前列醇禁忌症者后收住院。2服药方法2.1药物來源米非司酮25mg/片为上海医药华联制药厂生产的产品,米索前列醇0.2mg/片为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产品;依沙叮唳为2ml/50mg为江苏天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产品。2.2服药方法引产396例中,依沙11丫唳引产46例(对照组),用lOOmg针剂,经孕妇腹壁羊膜腔内注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350例(观察组),服药吋间为两天,服米非司酮第一天早上8点50mg,下午20点服50mg,服药前后两小时空腹,第二天早8点服50mg(总量为150mg),下午13点服米索前列醇0.4mg和塞入阴道后穹窿0.2mg,以后根据宫缩进展加服米索前列醇(总量不超过1.6mg),服米非司酮期间,胎儿、胎盘娩出,就不再服米索前列醇。两组产时出血多或有胎膜残留者,即送手术室进行清宫处理,其余胎盘娩出后行常规清宫术,同时给予抗生素及止血等治疗。3效果判定3.1用药后72小吋内胎儿、胎盘、胎膜完全排出者为完全流产,胎儿娩出后,胎盘、胎膜未完全排出者为不完全流产,二者合计为引产成功,无胎儿排岀者为失败。3.2总产程从开始有宫缩至胎儿娩出的吋间。3.3出血量的测定用容积法,臀下置聚血盆,胎儿娩出后1小吋用量杯测量聚血盆出血量为产后1小时的出血量。3.4胎盘滞留,胎儿娩出后半小吋,胎盘未娩出者为胎盘滞留。3.5清宫刮出物主要为蜕膜组织。4结果4.1一般情况实施396例中,观察组350例,年龄为16—35岁,其中初产妇为180例,占51.4%,经产妇170例,占48.6%,有刮宫史的51例,占30%,无刮宫史的119例,占70%o对照组46例,年龄为19—42岁,其中初产妇为18例,占39.1%,经产妇28,占60.9%,有刮宫史的15例,占53.6%,无刮宫史的13例,占46.4%。4.2引产效果观察组350例,出血量≥100ml的有35例,出血量≤100ml的有315例,引产成功344例,占98.2%,不成功6例,占1.8%。对照组46例,出血量≥100ml的有21例,血量≤100ml有25例,引产成功44例,占95.7%,不成功2例,占4.3%O两组引产均未发生羊水栓塞,子宫破裂等并发症,仅个别孕妇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轻度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呕吐均出现于服药一小时后,未影响流产效果。5讨论5.1药物引产的特点及优点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抗孕酮药物,通过与内源性孕酮竞争结合受体,使子宫肌兴奋,促进子宫收缩引起蜕膜退化剥落,促进宫颈成熟。米索前列醇,能使宫颈结缔组织释放多种蛋白酶,促使胶源纤维降解软化宫颈,使有效宫缩加强,促进妊娠分娩。本临床显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10-17周引产成功率为98.2%与用依沙叶唳引产成功率为95.7%有明显差异,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引产者服米非司酮期间宫颈有不同程度软化扩张,采用口服和阴道后穹窿塞用米索前列醇后,较快诱发宫缩,使宫颈充分软化扩张,两药共同作用使胎儿排出,导致流产,避免了依沙叮噪在发动宫缩吋,宫颈仍未软化扩张,使腹痛时间延长的缺点,减少了受术者的痛苦。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对照组分娩时间差异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