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本文由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语言理论课题研究小组资助。①文章仅限于就两性大脑皮层言语相关区域功能差异的初步探讨,对包括丘脑、基底神经节、小脑等协同大脑皮层调节言语功能的脑皮层下结构的进一步研究不在此列。②本文经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范谊教授审阅,并提出修改意见,特此致谢!作者简介:徐亮(1970—,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神经语言学,生理语言学收稿日期:2000-02-25(修改稿2001年第6期总第146期外语与外语教学ForeignLanguagesandTheirTeaching2001,№6Serial№146语言习得神经机制性别差异①对优化二语习得策略之启发②———兼评托尼・巴赞的放射性思维导图原则徐亮(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浙江宁波315211摘要:本文拟从神经语言学的角度,以语言习得神经及生理机制发育的性别差异为出发点,突破传统的言语功能定位学说,论述大脑机能特化与整合在习得具有多维感知构成特征的语言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并简要试评了托尼・巴赞建立在大脑神经网络模式上的放射性思维导图的理论及实践意义,以期发现符合学习者心理、生理机制的、更为优化的语言习得策略。关键词:二语习得;性别差异;习得策略Abstract:Inthelightoftheindividualdifferencesofneuro-physiologicalmechanism(sexdifferencesincludedandshiftingfromthetraditionaltheoryoflocalizationoflanguagefunctions,thisessayattempts,fromaneurolinguisticpointofview,toexposethesignificanceofcerebralfunctionalspecificationandintegrationtothemulti-dimensionalprocessoflanguageacquisition.Inthisregard,commentsaremadeaswellonthemindmapapproachproposedbyTonyBuzanasanoptimizedlanguage-learningstrategy.Keywords:genderdifferences,mindmap,language-learningstrategy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038(200106-0006-03语言习得的两性差异在语言习得早期阶段的显著性,随着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进展以及神经语言学实验的突破而得到日益完善的佐证。早在20世纪70年代,McGlone与Davidson就尝试通过向人脑左、右两侧的感官通道分别输入不同类型任务信息的测试对大脑两半球的信息加工效能加以评估。结果显示:女性的右视域对速视点迹具有较为强烈的视觉感应。而Witelson(1976的实验则证实,在右脑半球的优势支配下,男性在非言语信息的双侧触觉测试中更早地体现左侧的特征。由此,语言学家推断,较之女性而言,男性的大脑功能特化现象尤为显著。这一假说在对两性脑伤患者研究的临床实践中得到进一步证实:首先,Lansdell(1968在接受颞页切除的男性患者中发现了较强烈的空间感知紊乱,而这一关联并未在经历类似神经组织切除的女性患者中得以确立;其次,由于女性患者的空间感知损伤在临床观察中常常体现为言语能力受挫,Maglone与Kertesz推断,女性空间感知能力依赖于其大脑左半球的言语策略。相反,男性视-空间机能的操作则更多地取决于其非言语的右侧脑半球;随着McGlone一系列有关左半球脑伤与男性言语损伤较高发生率的临床观察结果的公之于众,两性脑功能特化差异及男性大脑半球更强烈的功能特化现象获得了更有力的佐证。随着临床医学,脑科学及病理语言学研究的开展与深入,70年代末,Waber等人提出,作为联系大脑两半球的主要神经纤维束,胼胝体不仅发挥着传递脑半球间神经冲动的功能,也对个体能力获得具有重要意义:当特定功能(包括语言功能有效地确立于某侧脑半球后,胼胝体将限制该功能在相对脑半球区域内的发展,即形成所谓大脑功能的特化现象。因此,胼胝体的发育成熟差异成为语言系统完善进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系统建成前胼胝体的成熟将言语加工过程宛囿于大脑左半球———即传统的语言优势半球,而右脑感知的言语信息则在胼胝体的抑制与输导作用下传入大脑左半球并得以加工。反之,因胼胝体的发育落后于言语系统的建成,在缺乏抑制的条件下,大脑左右半球则可能同时具备言语功能。就个体发育因素差异而言,在青春期以前,女性语言与神经运动机能的建立通常被认为早于其脑半球间关联的确立,这就为言语功能在其两侧脑半球中的并存与加工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而空间机能与言语认知的有效综合为女性早期语言习得的优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语言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