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A.挂上钩码,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后,使小车能沿长木板向下做匀速运动;B.打开速度传感器,取下轻绳和钩码,保持A中调节好的长木板倾角不变,让小车从长木板顶端由静止下滑,分别记录小车通过速度传感器1和速度传感器2时的速度大小和;C.重新挂上细绳和钩码,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A到B的步骤.回答下列问题:(1)按上述方案做实验,长木板表面粗糙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________(选填“是”或“否”);(2)若要验证动能定理的表达式,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A.悬挂钩码的总质量mB.长木板的倾角θC.两传感器间的距离lD.小车的质量M(3)根据实验所测的物理量,动能定理的表达式为:________.(重力加速度为g)2、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1)为了消除运动过程中所受摩擦的影响,调整时应将木板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2)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一段纸带如图乙所示,相邻两计时点距离依次为:、、,则匀速运动的速度=__________m/s。(3)根据多次测量的数据,画出橡皮筋对小车做功W与小车匀速运动速度v草图如图丙所示,根据图线形状猜想,W与v的关系可能W为()A.B.C.D.3、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能定理.(1)有两种工作频率均为50Hz的打点计时器供实验选用:A.电磁打点计时器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为使纸带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应选择(选填“A”或“B”).(2)保持长木板水平,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后端,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实验中,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在砝码盘中慢慢加入沙子,直到小车开始运动.同学甲认为此时摩擦力的影响已得到消除.同学乙认为还应从盘中取出适量沙子,直至轻推小车观察到小车做匀速运动.看法正确的同学是(选填“甲”或“乙”).(3)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后,在砝码盘中加入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松开小车,小车运动.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的一段如题图所示.图中纸带按实际尺寸画出,纸带上A点的速度=m/s.(4)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再测出纸带上起点到A点的距离为L.小车动能的变化量可用算出.砝码盘中砝码的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中,小车的质量应______(选填“远大于”“远小于”或“接近”)砝码、砝码盘和沙子的总质量,小车所受合力做的功可用W=mgL算出.多次测量,若W与均基本相等则验证了动能定理.4、某实验小组探究合外力做功和动能变化的关系,他们将宽度一定的遮光片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砝码盘相连,在水平桌面上的两点各安装一个光电门,记录小车通过位置时的遮光时间,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①实验前应将木板左端略微抬高,使小车通过两光电门的遮光时间相等,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②用长度测量工具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宽度为d(再用刻度尺量得之间的距离为L;③将小车停在C点,在砝码盘中放上砝码,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此时小车(含挡光片及车中砝码)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通过的遮光时间分别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可以得到A至B过程中小车的合外力做功为__________,小车的动能变化量为__________(用相应的字母表示);④在小车中增减砝码或在砝码盘中增减砝码,重复③的操作.(2)为了实验能达到预期效果,步骤③中见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5、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动能变化与合外力做功的关系。图中A为小车,连接在小车后面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B的限位孔,它们均置于水平放置的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上,C为弹簧测力计,P为重物,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实验时,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1)该同学在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上,从点迹清楚的某点开始记为O点,顺次选取5个点,分别测量这5个点到O之间的距离,并计算出它们与O点之间的速度平方差,填入表中:点迹O//11.600.0423.600.0936.000.1547.000.1859.200.23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2kg,结合如图乙的图像可求得小车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