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止嗽汤治疗慢性咳嗽李国霞(甘肃省会宁县人民医院内科1甘肃会宁730700)【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止嗽汤治疗慢性咳嗽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止嗽汤治疗慢性咳嗽48例,并与头苞氨苄、咳特灵片为主治疗的48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41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治愈23例,好转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拟止嗽汤治疗慢性咳嗽,取得了满意疗效。【关键词】慢性咳嗽中药治疗自拟止嗽汤治疗应用【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2-0361-01慢性咳嗽是临床较常见的症状,目前认为咳嗽时间持续在8周以上,乂无明显肺疾病证据的咳嗽称为慢性咳嗽。慢性咳嗽病人多数表现为长期顽固性干咳,多在夜间或凌晨加剧,以春秋多见。很多患者就诊时多已经采用止咳化痰药和(或)抗生素治疗很长时间,几乎没有疗效。中医认为慢性咳嗽是指肺失宣降,肺气上逆作声,咯吐痰液而言,为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6年以来用自拟止嗽汤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两组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治疗组48例中,男性32例,女性16例,年龄5-72岁,平均年龄35.6岁,病程8周-11年,平均3.4年;对照组48例中,男性33例,女性15例,年龄3-72岁,平均年龄32.5岁,病程8周〜10年,平均3.2年。两组病例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2诊断标准以咳嗽作为主要症状或唯一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正常。3治疗方法3.1治疗组采用自拟止嗽汤为主结合辨证加味治疗。其方药组成:杏仁10g,黄芩10g,桑白皮10g,炙百部10g,地龙9g,天竺黄9g,侧柏叶15g,胆南星9g,桔梗10g,甘草6g,大枣5枚。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13岁以下按年龄大小减量。临证加减:偏风寒者加紫苏、生姜;偏风热者加牛蒡子、桑叶。偏气虚者加五味子;咳甚遗尿者加山萸肉;大便秘结者加火麻仁。3.2对照组口服头苞氨苄0.5(小儿50-100mg/kg.次),每天3次;咳特灵片4片(13岁以下按年龄大小减量),每天3次。两组均以20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疗效。采用χ2检验。4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4.1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治愈:咳嗽咳痰症状消失;好转:咳嗽咳痰症状减轻;无效:咳嗽咳痰症状无改善其至加重。4.2治疗结果治疗组48例中,治愈41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48例中,治愈23例,好转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5.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o5典型病例病案1患者,黄某,男,65岁,2007年10月18日初诊。患者自诉反复咳嗽,咳痰,痰少,不易咳出4年余,每逢感冒或遇冷气,刺激性食物加重。曾反复使用抗生素、解痉止咳药,服药吋症状减轻,停药后则反复。拍片示:胸部未见明显异常。证见:咳嗽较重,少痰,不易咳出,咽干痒,鼻干,口渴欲饮,小便微黄,大便干结,舌边红,苔薄白少津,脉浮细。证属风燥伤津,肺失宣肃。治以疏风宣肺,化痰止咳,养阴润肺。处方:杏仁10g,黄芩10g,桑白皮10g,炙百部12g,地龙9g,天竺黄9g,侧柏叶15g,胆南星9g,桔梗10g,甘草6g,大枣5枚,北沙参12g,百合10g,火麻仁30g,甘草6g,5剂,每日1剂,水煎服,饭后服。二诊吋,患者自诉咳嗽、咳痰症状有所减轻,痰少,较前易咳出,遇冷气、刺激性食物咳嗽仍加重,咽干痒、鼻干、口渴欲饮症状有所减轻,小便微黄,大便稍干;证见:舌边略红,苔薄白少津,脉浮细。疗效可,守方不变,略作调整,续服5剂。三诊吋,患者自诉咳嗽、咳痰症状明显减轻,痰少,易咳出,遇冷气,刺激性食物仍有加重,但较前明显缓解,咽干痒、鼻干症状基本消失,口渴欲饮症状明显减轻,小便、大便正常。证见:舌边略红,苔薄白,脉浮细。守方不变,略作调整,再服5剂。四诊时,患者自诉略咳嗽,咳痰症状消失,遇冷气、朿蠟性食物咳嗽略加重,咽干痒、鼻干症状消失,口渴欲饮症状基本消失。证见:舌质淡,苔薄,脉略浮。守方不变,略作调整,再服5剂。五诊吋,诸症消失,随访3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