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i:10.19844/j.cnki,1672-397X.2021.03.017中医辨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验案3则魏瑜史锁芳,2李七一屈泽3(1.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3,黄石有色医院,湖北黄石435005)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中医药疗法;验案中图分类号R259.63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397X(2021)03-0046-04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0)59号);2020年度江苏省中医院中医优势学科“中医药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攻关专项”(ZYX03XG0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多以呼吸道症状为首发,起病之时多伴有发热、咳嗽、咳痰,或有鼻塞流涕。发热是预示疾病预后转归的重要指标之一,若控制不佳往往会导致病'情寐化笔者随江苏省医疗队驰援湖北黄石地区,在黄石有色医院工作期间,对收治的新冠肺炎非重症型患者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缓解发热症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兹举3则典型案例分析如下。1识病辨病,从“疫”而论案男,70岁。2020年2月18日入院。患者妻子于2020年2月15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于2月16口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咳嗽,伴咽部不适,最高体温385°C,咳少许白黏痰,无L慌、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就诊于黄石爱康医院,予阿奇霉素、胸腺肽、祖卡木颗粒后,咳嗽好转,一度不发热。胸部CT符合病毒性肺炎,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2月18日收住黄石有色医院。查体:体温(T)37.5°C,脉搏(P)91次/min,呼吸(R)20次min,血压(BP)145/90mmHg,氧分压(SPO2)96%(未吸氧状态下)。精神好,心肺阴性,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均控制满意。2月19日查房,患者依旧发热,无汗,咳嗽痰不多,白痰,伴咽部不适,鼻塞流清涕,舌红,苔薄白腻,脉弦。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予阿比多尔每次0,2g、肌昔每次0.4g、VC片每次100mg、连花清瘟胶囊每次4粒,均每日3次口服;利巴韦林注射液0.5g静滴,每日2次。中医治则:疏风散寒、止咳化痰。选方荆防败毒散合止嗽散加减,处方:羌活10g,柴胡10&前胡10&枳壳10&紫苏叶10g,茯苓15g,荆芥10g,防风10g,桔梗6g,紫苑10g,枇杷叶10g,炙百部10&生甘草5go4齐U,颗粒剂。每日1齐U,分2次冲服。2月23日查房:患者药后体温不降反升,最高上升至39.2°C。患者稍感恶寒,稍有咳嗽,少量黄痰,口干,胃纳欠佳,二便调,舌淡红,苔黄腻,脉细数。查血常规:白细胞(WBC)4,1X10+L,红细胞(RBC)48X10%,淋巴细胞(L)0.78X107L(入院时1.26X109/L),中性幽田胞(N)2.93X10*1(71.6%);凝血功能:D-二聚体0.3mg/L,纤维蛋白原5.1g/L,降钙素原0.139ng/mL;肝肾功能:正常。复查胸部CT示病情进展。西药治疗继续。中医治则:清泻肺热、清热化湿,佐以消食开胃。方选麻杏石甘汤合连朴饮加减,处方:炙麻黄5&生石膏40&杏仁10g,黄连3g,厚朴10&石菖蒲5g,半夏10g,佩兰10&芦根15&枇杷叶10&玉竹10&炒麦芽15g,焦神曲15go6剂,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2月29日查房:患者服药2d后体温降至正常,基本无不适主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复查胸部CT,病灶较前吸收。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益气养阴、扶正解毒为法,方选生脉散合六君子汤加减。处方:太子参15g,生炙黄黄(各)15g,炒白术10g,茯苓15g,山药15g,炒慧茂仁15g,麦冬15g,玉竹10&芦根15&炒谷麦芽(各)15&陈皮10g,法半夏10&金银花15g贯众10&重楼10&炙甘草5go5齐U,颗粒剂。每日1剂,分2次冲服。3月5日查房:患者诸症好转,无不适主诉,咽拭子核酸第一次转阴,胸部CT基本吸收,舌淡红,苔薄黄,脉弦。上方继进。3月8日核酸第二次阴性,于3月10日出院。患者体温变化见图1,舌象及CT影像变化见表1。按:本案起病之初,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按风寒感冒治疗,辨证为外感风寒、卫表失和,故选取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方剂,未获效。后根据患者症状演变和舌苔脉象的变化,给予清肺泻热、清化湿热方药,取得佳效。为何初诊运用疏风散寒解表剂后热势不降反升?究其原因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热不同于一般的外感发热。《素问•刺法论》云:“五度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