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生殖泌尿道解腺腺原体及人型支原体培养.分离鉴定、计数及药敏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生殖泌尿道解腺腺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感染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采用解腺腺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我院妇科门诊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女性患者,取宫颈拭子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2662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中,总的支原体检出率为59.6%,其中主要为解腺淼原体,检出率为46.5%,人型支原体感染检出率为13.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3%o药敏结果表明支原体主要对强力霉素(DOX)(81.3%\美满霉素(MIN)(79.2%X交沙霉秦(JOS)(75.9%X克拉霉素(CLA)(72.6%)等抗生素敏感,对阿奇霉素(AZI\氧氟沙星(OFLX左旋氧氟(LEV)等抗生素为中介,对罗红霉素(ROX)、司帕沙星(SPA)等抗生素耐药。结论:解腺腺原体和人型支原体是女性生殖泌尿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其中感染率UU>Mh,且混合感染已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问题。支原体对罗红霉素、司帕沙星等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交沙霉素、克拉霉素等抗生素敏感,并提示该类抗生素可作为治疗NGU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关键词】解腺腺原体;人型支原体;分离鉴定、计数、药敏分析近年来,淋病性尿道炎发病率逐年下降,而非淋病性尿道炎(NGU)却不断上升,在西方国家发病率已经超过淋病,在欧美国家已居性传播疾病之首口],而NGU病人中25%~30%的患者能分离出支原体,其中主要是UU和Mh。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是一类不需要寄生于细胞内而能独立生长的缺乏细胞壁的原核微生物,其中解腺腺原体(ureaplasmaurealytiumUu)及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hominisMh)是引起人类泌尿生殖道感染的2种常见致病性病原体,作为一种条件致病菌已经成为非淋病性尿道炎(nongonococcalurethritisNGU)的最常见病原菌,它可引起一系列泌尿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临床关注。由于非淋病性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长期流行及抗生素的滥用,同时感染人数众多及治疗的不规范,使国内不断出现多重耐药性的支原体菌株,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2],因此,为了掌握支原体感染的现状,了解支原体的用药情况,本人采用解腺腺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对我院妇科门诊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女性患者标本进行Uu和Mh培养和药敏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研究对象和方法1.1研究对象收集2006年1月1B-2006年40月30日我院妇科门诊疑似NGU患者。1.2研究方法1.2.1标本采集将宫颈口分泌物抹去,用无菌棉拭子伸入宫颈口2.3cm,旋转一周,停留片刻,取出宫颈口内分泌物,取材后立即送检。1.2.2检测试剂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生产的解腺腺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培养分离鉴定、计数、药敏试剂盒。1.2.3接种和培养(1)取岀所需数量的冷冻干燥培养基,滴加稀释液到培养基中充分混匀,培养基完全溶解后液面至标签2~9ml标线处。(2)将50』培养基加入C空白孔中。・(3)将无菌棉拭子采集的标本插入培养基中,挤压旋转棉拭子数次,使棉拭子中标本渗入,弃棉拭子。(4)充分混匀接种了标本的液体培养基,用加样器分别准确量取50ul接种到试剂条余下各孔中(除C・)(5)加好培养基后,往试剂条的每一个孔中滴加腊油一滴(约50ul),然后盖上盖子。(6)将剩余培养基连同试剂条一起置35.37°C温箱中培养,分别于24-48小时观察结果。1.2.4结果判断(1)0孔(空白孔)阴性(),试验有效,判断余下各孔・结果。Eid(2)C-孔(空白孔)阳性(+),表示污染,试验无效。(3)C孔(对照孔)阳性(+),有Uu和(或)Mh生长,判断试剂条余下各孔结果。(4)C孔(对照孔)阴性(-),报告Uu和Mh阴性。2结果2.12662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总的支原体检出率为59-6%,其中主要为解腺腺原体,检出率为46-5%,人型支原体检出率为13-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3%,见aio2.22662例疑似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药物敏感性,见表2o3讨论支原体是一群大小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微生物,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支原体,他们对人体呼吸道、生殖道、泌尿道粘膜和浆膜细胞有较强的侵袭力,支原体是一类原核型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