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胎膜早破55例临床分析【】R714.21【文献标识码】A【】1561-5464(2010)-05-0407-02【摘要】目的探讨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PPROM)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的早产胎膜早破的病例55例。结果80%的PPROM有易发因素存在,比较孕28~34+6周与孕35~36+6周的PPROM,发现其分娩方式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不同孕周的新生儿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孕28~34+6周PPROM新生儿窒息、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孕35~36+6周者。结论对于不同孕周者宜采取不同治疗方案,以尽可能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早产;胎膜早破;早产儿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PPROM)是指发生在妊娠28周未满37周时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者。PPROM的发生率为1.0%~3%[1-2],早产合并胎膜早破占30%。PPROM孕妇中只有7.7%~9.7%的胎膜破口能够自然愈合,而持续阴道流液的孕妇60%在7天内启动分娩[3]。PPROM的围生儿死亡率、新生儿发病率及母体感染率较高,其围生儿死亡约占整个围生儿死亡的20%左右,其围生儿死亡率的高低与PPROM的分娩孕周及其处理有关。本文对55例早产胎膜早破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总数3476例,孕28~36+6周早产胎膜早破患者55例,占分娩总数的1.58%。PPROM平均孕周34.5±0.7周,年龄21~38岁,平均26±1.2岁。初产妇32例,经产妇23例。单胎52例,双胎3例。1.2诊断标准早产胎膜早破(pretermprematureruptureofmembrane,PPROM)是指发生在妊娠28周未满37周时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且最终为早产者。每份病例都严格核实孕周。胎膜早破的诊断依靠病人主诉,窥阴器检查阴道流液情况和PH试纸的变色情况。1.3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的原因和新生儿的预后。1.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2结果2.1发生早产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25.5%的患者有宫腔操作史,10.9%患者有阴道炎。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感染。臀位也是早产胎膜早破发生的重要原因。2.2不同孕周的分娩情况见表2。孕28~34+6周患者的剖宫产率为17%与孕35~36+6周患者的剖宫产率为17.5%,两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2.3不同孕周新生儿结局见表3。新生儿58例,孕28~34+6周例,孕35~36+6周例。孕28~34+6周新生儿的死亡数明显高于孕35~36+6周新生儿。孕28~34?+6周新生儿新生儿窒息和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率高于孕35~36+6周的新生儿,两者有显著性差异。3讨论早产胎膜早破的主要危害是宫腔感染,脐带脱垂,胎儿宫内窘迫,胎儿肺发育不良等,其中宫腔感染极易造成新生儿死亡,危害很大。早产胎膜早破的发生存在易发因素,对其有效的预防和发病后给与及时的抗感染、适当延长孕周、促胎肺成熟、选择合理终止妊娠的时间,分娩方式是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关键。3.1早产胎膜早破的易发因素正常情况下,临产前胎膜不易破裂,但存在某些因素时可以发生胎膜早破,如感染、宫腔压力异常、宫颈功能不全、创伤及胎膜结构发育不良等都是常见诱因。生殖道病原微生物上行性感染引起胎膜炎使胎膜局部张力下降而破裂。感染时胎膜早破的尤其是细菌性感染,细菌可以产生蛋白酶、胶质酶、弹性蛋白酶,这些酶可以降解胎膜的基质和胶质,从而导致胎膜破裂[4]。双胎和臀位时宫腔压力增高或不均也是胎膜早破的常见原因。3.2早产胎膜早破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常预示可能发生难产,应于警惕。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首先有难产因素时易发生胎膜早破,各种原因导致的头盆不称、抬头未衔接,尤其是抬头高浮者,使胎先露与骨盆间有更多的空隙,当宫腔压力增加时易致胎膜早破。胎膜早破使难产和剖宫产率增加。在对不同孕周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后发现手术产率并没有随孕周的减少而减少。不同孕周间的手术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本文资料显示在孕28~34+6周患者中剖宫产率为17%,孕35~36+6周患者中剖宫产率为17.5%。早产胎膜早破时孕周越小对胎儿越不利,但通常是孕周越小,胎儿体重越低,头盆不称的发生机会减少,对阴道分娩有利。同时,孕周越小,胎儿的内受力越差,易发生胎儿宫内窘迫,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