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卡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微卡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微卡辅助治疗耐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7月〜2008年12月对门诊12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微卡加化疗组(治疗组)60例,单纯化疗组(对照组)60例。治疗组方案,利福喷丁、丙硫异烟胺、力克菲痰、左氧氟沙星。对照组除不用微卡外,其他药物的用法、剂量、疗程与观察组相同,两组同时服用保肝药物预防肝脏损害。结果:本次观察结果为微卡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6.6%,病灶吸收好转率97%,临床治愈率95.2%,对照组痰菌阴转率74%,病灶吸收好转率80.5%,临床治愈率80.5%o两组以上各项指标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2%.15%,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结核病的治疗在化学疗法的基础上与免疫疗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案是可行的。在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中,微卡加化疗方案优于单纯化疗方案。关键词微卡耐药肺结核疗效2005年7月〜2008年12月,对我院门诊12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用微卡(冻干治疗用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化疗和单纯化疗的方法进行对照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对象:①复治病人经2HRZE(S)/6HR<sup>[1]</sup>规则治疗或不规则治疗失败,未使用过本次治疗用药,且病程在$1年者。②X线胸片结核病灶〉2个肺野或伴有空洞形成者。③痰培养阳性,经药敏试验耐2种及2种以上抗结核药物者。④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具备以上4个条件的患者,方可列为观察对象。微卡加化疗组(治疗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24〜66岁,平均46.2岁。单纯化疗组(对照组)60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26〜67岁,平均47.3岁。方法:治疗组方案,利福喷丁0.6g(2次/周)、丙硫异烟胺0.6g、力克菲痰0.9〜l・2g(视患者体质而定)、左氧氟沙星l.Og,每Fl1次,全程为12个月<sup>[2]</sup>o在开始治疗半个月后加用微卡22.5Hg,半个月注射1次,1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除不用微卡外,其他药物的用法、剂量、疗程与观察组相同,两组同时服用保肝药物预防肝脏损害。患者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均摄X线胸片,治疗期间每3个月摄胸片1次,疗程结束后每半年摄1次X线胸片。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均作痰涂片检查,开始治疗后每月查痰,连续3个月痰菌阴性,改每2个月查痰1次。治疗前后各做1次痰培养检查。疗程结束后每半年查痰1次。治疗期间定期检查肝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考核标准:痰涂片检查连续3个月抗酸杆菌阴性者为痰菌阴性;X线胸片示病灶吸收和空洞缩小〉1/2者为吸收好转;痰涂片检查抗酸杆菌连续6个月阴性、连续3次空洞无变化,临床症状消失,亦视为临床治愈;统计肝功能检查结果及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痰菌转阴率:疗程结束吋,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6.6%,对照组74.0%,见表1。吸收好转率:通过X线胸片检查,满疗程吋治疗组肺部病灶吸收>1/2,空洞缩小>1/2占97.0%,对照组80.5%o见表2。临床治愈率:经过12个月的抗结核治疗,治疗组60例中,临床治愈55例,治愈率95.2%o对照组60例中临床治愈48例,治愈率80.5%o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V0.01)。两组临床治愈患者的痰培养均无结核杆菌生长。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为18.2%,对照组为15.0%o肝功能检查为两项转氨酶升高,经保肝治疗后,均降至止常水平。胃肠反应为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对症处理后症状减轻或消失。皮疹患者经抗过敏治疗痊愈。所有患者均未中断用药。见表3。讨论母牛分枝菌苗(微卡)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既能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乂能降低变态反应所致的组织坏死<sup>[3]</sup>,辅助治疗耐纱肺结核病人已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冃前已被广泛应用。本次观察结果为微卡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6.6%,病灶吸收好转率97%,临床治愈率95.2%,对照组痰菌阴转率74%,病灶吸收好转率80.5%,临床治愈率80.5%o两组以上各项指标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8.2%,15%,无统计学意义(P>0.05)o总之,笔者认为结核病的治疗在化学疗法的基础上与免疫疗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案是可行的。在复治肺结核病人的治疗中,微卡加化疗方案优于单纯化疗方案,故建议对复治肺结核病人应积极推广此方案。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