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共9页中风患者家庭健康管理:R255.2文献标识码:A:1005-0019(2009)10-0059-02【关键词】中风;家庭;健康问题;管理中风病人年龄渐趋年轻化,成为威胁我国国民的第三号杀手。中风后存活的病人,约有60%~80%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还有再次中风的可能,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中风后病人的健康管理显得非常重要,医护人员细心的治疗、关心、鼓励可以预防再次中风。2006年1~2007年2月我们通过对85例中风患者进行家庭健康管理指导,使他们得到全面地康复,提高了生活素质。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一共85例其中脑出血48例,男性36例,女性12例,年第2页共9页龄在41~89岁,平均年龄72.7岁。平均病程(12.5±1.5)个月,脑梗死病人37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0例;年龄在41~89岁,平均年龄71.8岁;均工作受限,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护理协助。本组病例85例,通过家庭心理干预后,本组85个病例中一年之内只有11例复发,3例年岁大者死亡,复发率12.9%,比医学文献报道的疾病复发率30%明显减少2中风患者健康问题2.1运动控制中风是由于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受影响的神经细胞因而坏死或损伤,受这部分脑细胞控制的身体功能也因此受到限制。所有中风病人丧失的重要功能是患侧正常肌张力丧失,当正常肌张力丧失后就不能产生正常的运动控制。肌张力可增加、降低或二者皆有。导致不同程度的残疾。2.2心理和情感问题中风患者容易因突如其来的打击及漫长的康复过程而焦虑不安,第3页共9页脾气暴躁等,也因患者家庭角色改变、病残、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不稳定,表现自卑、消极悲观,对生活失去信心,多不愿意接受治疗。久而久之形成了心理疾病,容易出现心理失衡,进而造成焦虑、忧郁、失落、孤独、怨恨以及愤怒等不健康情绪心态。2.3安全问题中风患者因为行动不便,发生跌倒的机率很大,环境因素、视力障碍、年龄因素、身体机能退化、关节活动度、肌力减弱及平衡功能障碍都是导致患者跌倒,在日常起居上需要依靠他人的协助,亦可能因为行动不便而未能处理的财政;或是需要他人协助生活和更衣,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易产生不安全感。2.4饮食问题60%~90%中风病人有吞咽困难现象,中风发病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饮食不当造成,是诱发中风的危险因素,应予以适当的饮食治疗。若饮食调理不当,会导致脱水、营养不良,严重者会有吸入性肺炎或喉咙梗塞的意外。第4页共9页2.5社会影响中风通常来得很突然,患者由行动自由变为需要依赖他人协助,因行动不便,可能被迫减少外出,亦可能不适合再参与往日的活动,不少患者在初期更会因未接受自己的改变而拒绝外出与他人接触。3健康管理与维护3.1心理健康管理与维护3.1.1心理疏导分析和解释病人提出的疾病相关问题,减少和避免心理应激,消除顾虑和悲观、失望心理,提高自信心,克服自卑感;对患者取得的点滴进步,反复给予鼓励。3.1.2精神支持提供舒适的环境,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建立爱心俱乐部,专门为中风患者及家属每月组织活动,邀请恢复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教;讲解疾病保健知识等。第5页共9页3.1.3家庭支持帮助病人家属树立正确的观点,关心体贴病人,帮助病人提高自信,减缓压力[1]。3.2身体机能的管理与维护3.2.1制订计划社区健康管理者要进行详尽的评定后确立现实的目标,有时由于脑部损伤过重,目标只能定为回复至保持自我照顾能力。根据发现的环境及病人情况制订计划。计划中的任何一个步骤必须在病人的能力范围内,例如:在要他从哪个姿势开始移动前,病人必须学会平衡或保持某一个姿势的稳定。一个中风病人的康复目标是身体和心理得到最大程度的独立,把各种治疗贯穿在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3.2.2指导患者肢体功能锻炼中风之后,病人瘫痪在床,常会感觉消极与无助。这时,医护人员就要开始建立其对日后康复的信心,同时强调早期训练患侧的重要性。第6页共9页医护人员可简略告诉病人其病变位置及因果关系,以获取其信任及合作。指导患者及家属训练,可分为①卧床期的运动:关节的范围运动,患侧主动及被动运动,一天四次,每个动作做10~20次;肌力和功能训练:主要在加强病人健侧的肌力,同时教会病人如何在床上移位、翻身及改变姿势,这些动作对以后运动功能的进步十分重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