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人”与“仙人”的完美组合——浅论“钗黛合一”2005年9月第22卷第3期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JournalofFurtherEducation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Sep.2005Vol.22No.3/俗人0与/仙人0的完美组合)))浅论/钗黛合一0田耿辉(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渭南714000)摘要:/钗黛合一0中/钗0是/俗人0里典型的贤淑女子,/黛0是下凡还泪的绛珠仙子,二者无论从性格上还是命运上都是互相映衬、互相照应、互为补充的,这是5红楼梦6所特有的写法,表达了曹雪芹所希望的一种既能生活在温暖的尘世中,又能保持一种超然尘世的心境。这是5红楼梦6中人物的完美组合,也是曹雪芹个人的理想。关键词:俗人;仙人;完美组合;钗黛合一;互补:I207.411文献标识码:A:1019-3826(2005)03-0081-03收稿日期:2005-01-1020世纪50年代,俞平伯先生的5红楼梦研究6曾被作为唯心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反映而遭到批判,他的/钗黛合一0说也同样受到攻击。李希凡和蓝翎认为:/经俞平伯先生一综合,便调合了其中尖锐的矛盾,抹煞了每个形象所体现的社会内容,否定了二者本质上的界限和区别,使反面典型和正面---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典型合而为一0[1](P325)。这显然是掺入了阶段斗争观点,使人物形象更加政治化了。在这个问题上,李、蓝主要是针对5红楼梦6的社会政治内容而言,他们也承认一涉及到考证,/搜集有关的材料是最困难的。0[2]到1973年,李希凡先生自己也承认,他主要关注的是5红楼梦6的政治思想,至于作品的具体问题,/谁也没有俞平伯先生熟悉0。时至今日,若再以/斗争哲学0、/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0等观点来研究5红楼梦6,把其中人物分成封建与反封建两大对立体系,显然远离了作品本身。但无可否认,李希凡和蓝翎所掀起的对5红楼梦6研究的冲击波,极大的影响了/红学0研究,尤其对/钗黛合一0论的否定使许多青年走入误区。不仅如此,高鹗在续写后四十回中,将情节处理为/黛0死与/钗0嫁同时出现,虽加强了悲剧色彩,但无疑从感情上让读者对薛宝钗形象大打折扣,这不仅有悖于曹雪芹的初衷,而且也是影响/钗黛合一0论的又一误区。/回头看红学轰轰烈烈,更只是千言万语盾和矛,无穷无尽的笔墨官司总打不消。0[3](P1101)关于5红楼梦6的作者、内容、人物、风格等的论争一直在继续,但论争归论争,作品始终是作品,红学的前景既不会是科学的,也不会是政治的,而只能是文学的。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只有从文学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深入作品,结合作者本意来分析作品,才能更客观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人物形象。一、/钗黛合一0是曹雪芹创作思想的真实体现抛开论争,到底曹雪芹所持态度如何?到底/钗黛合一0论的依据何在?我们不妨深入作品中去探寻一番。5红楼梦6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曲演红楼梦0是全书内容的总概括,很多地方隐寓了故事发展的脉络和作者的创作意图。/金陵十二钗0正册画册和诗词概括了薛宝钗和林黛玉等共十二位女子的一生际遇。其中十二钗用了十一幅册子,薛宝钗和林黛玉合用一册:/只见头一页上便画着两棵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也是四句词,道是: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0[4](P58)二木为林,且木上悬着一围玉带,这分明812005年9月第22卷第3期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西安)JournalofFurtherEducationofShaanxiNormalUniversitySep.2005Vol.22No.3/俗人0与/仙人0的完美组合)))浅论/钗黛合一0田耿辉(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渭南714000)摘要:/钗黛合一0中/钗0是/俗人0里典型的贤淑女子,/黛0是下凡还泪的绛珠仙子,二者无论从性格上还是命运上都是互相映衬、互相照应、互为补充的,这是5红楼梦6所特有的写法,表达了曹雪芹所希望的一种既能生活在温暖的尘世中,又能保持一种超然尘世的心境。这是5红楼梦6中人物的完美组合,也是曹雪芹个人的理想。关键词:俗人;仙人;完美组合;钗黛合一;互补:I207.411文献标识码:A:1019-3826(2005)03-0081-03收稿日期:2005-01-1020世纪50年代,俞平伯先生的5红楼梦研究6曾被作为唯心主义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的反映而遭到批判,他的/钗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