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弥散功能测定鉴别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疑难病杂志2004年1三旦第3鲞笙』!塑,!,::周边黏膜正常,中间多见血凝块覆盖:l例冲开血凝块见一直径约0.2cm动脉性喷射样出血,l例术中用纱布轻擦血痂,见动脉喷射样出血.1.2治疗方式8例行胃镜下无水酒精硬化治疗,其巾6例一次性治疗出血停止,术后子奥美拉唑(PPI)抑酸,2例凶再发大出血而行手术治疗.9例明确诊断后即转外科治疗,其中2例行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5例行包括病灶在内的胃楔形切除,病灶位于胃窦且合并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2例行胃大部分切除,十二指肠旷置术.1.3随诊随诊6个月~5年,行镜下硬化治疗患者术后经PPI治疗好转,无复发;于术治疗患者,术后生活正常=2讨论正常情况下,胃壁供血主要来自胃短动脉,进入胃壁后分支逐渐变细,最终在肖黏膜形成毛细血管系统本病患者胃短动脉进入胃黏膜层后保持恒定直径,故为恒径动脉:一般认为是先天性发育常.正常情况F,恒径动脉不致出血,如其表面黏膜出现糜烂或浅表溃疡,『0L管硬化,血栓形成即诱发出血.综合国内外文献Dieulafoy病约占上消化道出m病因的0.28%~1.7%:随着术前诊断正确率的提高,本病病死率已下降,国内暴道病死牢为2.9%.Dieulafoy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数表现为突发性或?363?反复发作性大量呕血,黑便,伴有不同程度休克,出血前无明显上腹不适和疼痛史,仅少数合并有}肖化性溃疡.本组2例合并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此时,如警惕性不高,按消化性溃疡治疗,将会延误病情.胃镜检查是诊断的首选方法,内镜的确诊率取决于检查者对本病的认识和经验.本病镜下表现…黏膜下恒径动脉及浅表糜烂组成,病灶最多位于距贲f16cm以内胃体【部后壁,小弯侧,也可在前壁及大弯侧,病灶小,范围约0.2~0.5cm,易漏诊,或胃腔内大量积血掩盖而难以观察,术前冰盐水洗胃有助诊断.Dietdafoy病的治疗,一般认为内科治疗尤效,主要是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由于本病起病急,木势凶猛,可紧急应用垂体后叶素以减少血流量,其他保守治疗均无效.如已确诊应立即行内镜下治疗,包括注射无水酒精或去甲肾上腺素,激光电凝及电灼等,我们认为内镜治疗损伤小,易于及时施行.但如镜下治疗失败,应立即外科手术治疗.参考文献1赵英恒,何兴祥.Dieulafov病的新认识.f,Iq镜杂志,2003,9(6):47-49.2)j:若毖,林瑞福.Dieulafoy病11『列内镜分折,f,华消化内镜杂志,2oo1,18(2):114—115.(收褊Ij期:2004—09—20)肺弥散功能测定鉴别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胡苏荣杨俊玲【关键词】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弥散功能【】R56225;R563.3【文献标识码】A【】1671—645o(20o4)o6一(1363—02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发作期临床表现都有气喘,肺功能检查都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残气容积(RV)增加,残气容积/月市总量(RV/TLC)增加,其鉴别诊断会有一定困难.自2001年以来,我们对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进行了肺容量,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测定,发现弥散功能测定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自2003年l0月~20048月,我们选择了3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4例,女l4例,平均年龄28.46岁;慢性阻塞性肺气肿104吸科作者单位:213003南京医科大学附常州市第二人民跃院呼例,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其中男69例,女35例,平均年龄66.39岁.所有患者都于发作期测量肺容量,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并根据RV/TLC将气肿分为轻度(36%~45%),中度(46%~55%),莆度(》56%)3组另设40例肺功能正常的健康人进行对照,其l}1男24例,女l6例,平均年龄58.26岁.1.2测定方法采用美国森迪斯公司6200型体积描计箱肺功能仪测定肺容量,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肺弥散功能以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表示1.3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以±s,J,2组之间比较采刚组问t榆验.2结果正常人,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RV/TLC?364?疑难病杂志2004年12月第3卷第6期ChinJld和DLc,(实测值/预计值)的测定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RV/TLC值明显高于正常人组,差异有极显着意义;而Dim,稍低于正常人组,差异无显着意义,而慢性阻塞性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