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分析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观察和远期随访结果。方法:选择82例多发性骨转移癌患者,根据病人临床情况,按148MBq/例次,肘静脉注入。根据病情和治疗后反应确定给予2次或多次治疗,两次之间间隔6个月。并对82例患者治疗结果作一疗效分析。结果:82例患者,每位病人经2次或多次治疗止痛总有效率87.8%(72/82),疼痛完全缓解者占39%(32/82),部分缓解者占48.8%(40/82),无明显变化者占12.2%(10/82);89Sr的治疗作用,有10例(占12%)患者病灶完全消失,有26例(占32%)转移灶数量减少或病灶缩小。有34例(占41%)患者病灶稳定无新的转移灶出现,有12例(占15%)有新的转移灶出现。结论放射性89Sr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有较好疗效,且副作用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内放射治疗方法。【关键词】放射性核素89Sr;多发性骨转移癌【】R738.1【文献标识码】A【】1008-6455(2011)12-0126-01人体内其他组织或器官的恶性肿瘤通过一定途径侵犯骨组织所致的肿瘤称为骨转移瘤。临床上有许多肿瘤(如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等)容易发生骨转移瘤。骨转移瘤的转移途径有直接蔓延和血行转移,以后者为主。早期确定有无骨转移,对于治疗方案和预后有重要的价值。这类病人的疼痛成为晚期肿瘤病人最常见和最难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需于相应治疗。骨转移癌的治疗方法有多种选择,包括:非麻醉止痛药物,麻醉止痛药物,非类固醇抗炎药,激素,化疗和放射治疗等。近年来,放射性核素89Sr(锶-89)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已受到广泛重视。89Sr具有趋骨性,骨转移病灶浓聚的放射性核素89Sr药物很高,其放射性核素89Sr衰变时释放β射线产生内辐射作用,杀死肿瘤细胞而发挥治疗作用,因此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1〗。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恶性肿瘤骨转移82例,均为我院临床确诊患者,男36例,女46例,年龄38-82岁(平均57.8岁),患者原发灶均由病理证实,多发性骨转移由SPECT全身骨显像、X线片、或CT证实,所有病人均有不同程度骨痛,患者接受过化疗、放疗或其它治疗,白细胞>3.5×109/L,血小板>80×109/L,肝肾功能基本正常。1.2治疗方法:82例恶性骨转移瘤患者均采用放射性核素89Sr治疗,放射性89Sr注射液由北京原子高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为无色澄明液体,放化纯度>95%。肘静脉注入89Sr注射液148MBq/例次,根据病情和治疗后反应确定给予2次或多次治疗,两次之间间隔6个月。2结果2.1止痛作用2.1.1止痛疗效的评定:①骨痛完全缓解:患者治疗后无需再用止痛药;②骨痛部分缓解:患者治疗后止痛药用量减少;③无效:患者治疗后止痛药用量未减少。2.1.2止痛结果:本组82例患者,每位病人经2次或多次治疗止痛总有效率87.8%(72/82),疼痛完全缓解者占39%(32/82),部分缓解者占48.8%(40/82),无明显变化者占12.2%(10/82)。结果表明疼痛缓解出现时间3-16天,疼痛缓解维持时间12-26周。无效者多为病情严重,疼痛明显,全身多发骨转移瘤及骨转移瘤成为巨块型。2.2治疗作用:82例患者89Sr治疗前后利用全身骨扫描中骨转移灶的消失、缩小或有新的转移灶出现来判断89Sr的治疗作用。有10例(占12%)患者病灶完全消失,有26例(占32%)转移灶数量减少或病灶缩小。有34例(占41%)患者全身骨扫描显示病灶稳定无新的转移灶出现,有12例(占15%)全身骨扫描显示有新的转移灶出现。3讨论放射性核素89Sr衰变时释放β射线,进入体内很快被骨摄取,在正常骨组织的生物半衰期为14天,在骨转移灶内的生物半衰期超过50天〖2〗。一般认为在骨转移灶内浓集89Sr是正常骨骼的5-10倍,吸收剂量达20-24Gy,注射后90天,其在骨转移病灶内的滞留量仍达20%-88%〖1〗,可在6个月内不间断的释放β射线而对骨转移灶的肿瘤细胞进行持续杀伤〖3〗。89Sr进入体内后靶向分布在骨转移灶,对正常组织损伤小,副作用少。89Sr治疗即可使骨痛缓解,又可使部分病灶消失,我们观察到经治疗后转移灶消失的,骨痛完全消失,但骨痛完全消失者,病灶却不一定完全消失。无效者多为病情严重,疼痛明显,全身多发骨转移瘤及骨转移瘤成为巨块型,及时改为其它方法治疗〖4〗。前列腺癌的骨转移以成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