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实验报告--层次分析法决策一.建模目的二.建模分析三.模型假设四.模型建立五.模型求解六.实验数值求解过程七.实验结论八.实验心得体会九.附录班级:***姓名:***学号:***层次分析法决策:高考志愿填报一.建模目的:高考填报志愿,是考生参加完高考后的又一重要环节,有些考生由于不了解大学情况而盲目选择,本次试验针对这一问题,为考生选择出最适合其学习成长的学校。此决策方法针对考生自身情况,以百分制为标准,分数越高表示越适合考生。二.建模分析本次试验,层次分析法分为三层,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此次试验有两个准则层,准则层Ⅰ考虑9个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计算各因素对学生影响所占的权重。同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准则层Ⅰ每一因素下分别计算准则层Ⅱ各因素的权重。最终,每一个因素都有其相应的权系数,根据所查数据对每一因素下各学校进行打分,并且都以100分为满分。各因素的分数乘以其权系数,再求和,即为针对该考生的情况而得到的各学校的综合评分值。三.模型假设在本实验中,各因素对学生的影响为本人根据一些实际情况设定的,而对学校的打分则是根据网上查得的数据进行的,并且建立的逆对称矩阵均符合一致性,因而可以达到试验的目的。而在实际操作运行中,可以请专业人士做一份问卷调查,针对学生自身的情况对各因素进行比较,以确定各因素对目标层的贡献,并借助数学工具得到逆对称矩阵。四.模型建立(1)目标层:C9学校综合评分(2)准则层准则层Ⅰ:师资力量教师学术水平教师绩效教学环境教学设备发展前景所在城市评估就业状况学生活动准则层Ⅱ:1.师资力量: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生师比2.教师学术水平:教师平均学术水平科研当量人数科研成果总得分3.教师绩效:教师绩效教学科研当量水平教学科研总得分4.教学环境:学校占地面积图书馆建筑面积图书馆藏书硕士点博士点5.教学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发展前景(学校):综合竞争力科技创新竞争力人文社科创新竞争力7.所在城市评估:GDP总值GDP同比增长比例教育地区竞争力GDP含金量8.就业状况:学生就业能力工作能力满意度9.学生活动:学生社团数竞赛成绩wwwwwwwww,则学校综合评分为:求得准则层Ⅰ的权系数,,,,,,,,:(3)方案层971526384wXwXwXwXwXwXwXwXwX)式1(++++Y=++++998877665544332211.求得准则层Ⅱ在准则层Ⅰ各因素下的的权系数,带入(1)式求解,例如”师资力量下”的wwwwXwZwZwZwZX带入(四个因素权系数依次为+,1,),+,则,=将+13241122313414XXX求得值带入(1),式,…再将准则层Ⅱ各因素(共式,以下重复此操作,分别将923ZZZ带入(1)式,即得总评分Y28个因素)打分。,……2812五.模型求解可以将准则层Ⅰ表示为下图(图中数据为试验后求得的权系数,在此注明,同时,所有权值和为1,也验证了试验的准确性。)学校综合评分就教所学教教教发师业师在生师学学展资状绩城活学设环前力况效市术动境备景量评水0.02140.16310.15780.0888估平0.20790.04380.13380.08240.1011重点总当点实得量0.1634实验分水室验平室0.53960.66670.29700.3333教学环境新争量争增竞力0.09970.3874长力争0.4434比0.16920.34520.3701例0.1850就业状况学生活动)(图中数据为试验后求得的权系数准则层Ⅰ下各因素的子准则层表示为下图教师学术水平师资力量教科科长中中生师研研江国国师平当成学科工比均果量者学程学总人院院术得数0.07430.1434院院水分士士平0.31960.55840.12200.39110.3911教师绩效教学设备教教教省国学学师部家科绩科级重研效研学图图硕博校书书士士点占馆馆点地建藏书面筑0.33510.2049积面积0.08180.25410.1241发展前景(学校)所在城市评估人科综G教GG文合技D育DD社创竞P地PP科新争含同区总创力竞金比竞值学学学工生生生作竞就社能赛业团力成能满绩0.1667力意度0.83330.80000.2000六.实验数值求解过程:对准则层Ⅰ建立逆对称矩阵1【】9个因素对该学生的影响所占比重,降次排序依次为:以上,就业状况,教学环境,师资力量,所在城市评估,教师学术水平,教师发展前景(学校)绩效,教学设备,学生活动.1)建立逆对称矩阵(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