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摘要:分析了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主要经验与做法,从生产者素质、产品品质、种苗市场、基础设施探讨了赫章县核桃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核桃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为毕节试验区其他县(区)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参考。关键词:核桃;产业;启示;赫章县收稿日期:20120408作者简介:徐碧(1971—),女,贵州毕节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管护工作。中图分类号:S6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072041引言赫章县是毕节市生态扶贫开发试验区的发源地,依靠独特而丰富的生物资源,通过培育壮大核桃产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毕节试验区规划到“十二五”末期全省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666666.7hm2,赫章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66666.7hm2。为了促进毕节试验区核桃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对赫章县核桃产业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其重要经验与做法,提出相关思考与启示,以供借鉴与参考。2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概况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渡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地处东经104°10′28″~105°01′23″,北纬26°46′12″~27°28′18″。该县核桃栽培历史悠久,境内分布着许多优质的原生核桃种质资源。该县海拔高(最高海拔2900.6m,为贵州最高点),光照长,温差大,具有较为冷凉的“贵州屋脊”的气候特征,种植核桃的山区长年平均气温在12℃左右,年总积温3650℃~4964℃,年均降雨量785.5~1068mm,无霜期210~250d,非常适合核桃的生长;赫章土地锌、铁等矿藏丰富,而核桃果实生长期长,矿物质积累丰富。独特的小气候以及特别的立地条件,形成了其个头不大,外表不美,却具有壳薄、仁饱满、仁饱白、易取仁、味香纯等特点,是出口的农特产品之一。2007年以来,赫章先后被评为“全国核桃林业标准化示范区”、“奥运推荐果品”、“中国核桃之乡”、“全国十大名优核桃”、“全国核桃标准化示范区”等。据2011年不完全统计,该县核桃栽培面积30666.7hm2,挂果核桃6666.7hm2,产值达3亿元;现有优质核桃良种繁育基地66.7hm2、苗木生产基地110.3hm2,年出优质苗300万株以上;年产6000t的核桃乳加工厂已投产运行,核桃乳年产量已达1500t,核桃糖年产量超过200t;生产的“赫之林”牌核桃乳市场良好,经不完全统计,该县现有各类核桃小生产企业100多家;已组建县、乡核桃协会10个,核桃农民专业合作社36个。到2015年,该县核桃种植面积将达到666667hm2。进入盛果期后核桃产业的产值达16亿元以上,核桃乳加工达到10000t以上,核桃油加工达到1000t以上,核桃粉、核桃糊等下游产品得到有效开发。农民人均核桃收入2000元。3核桃产业发展措施分析3.1强化保障机制,完善实施体系(1)强化保障机制的建立。为了加快核桃产业发展,赫章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赫章县核桃产业发展规划》、《赫章县关于大力推进核桃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政策性文件,以及《赫章县核桃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工作计划》、《赫章县大力发展核桃产业的实施方案》等配套实施方案,明确了核桃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2)将核桃产业发展主要目标纳入乡镇和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范畴,签订目标责任书,做到任务、责任、措施落实到位,实行核桃产业发展的限时办结制、责任倒查制、问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等。(3)完善实施体系。成立了核桃产业发展委员会,组建了核桃研究所、核桃产业发展办公室和核桃产业发展事业局,整合产业资金加大核桃产业的投入,选派年轻有为的干部到核桃产业示范村任职,初步形成县、乡、村、农户“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和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3.2加大资金整合力度,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坚持把国家、省、地制定出台的各项产业政策落实到位,建章立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积极引进资金与技术,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培育核桃种植大户,打造核桃种植示范基地,以龙头企业带动全县核桃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土地开发、农业产业化、扶贫开---本文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勿照抄,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发、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整村推进、石漠化...